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人秀人设有点卖不动了。

不知从何时起,观众对真人秀的不信任开始极速发酵。每当有节目露出了某位明星的住所,弹幕就会有人跳出来火眼金睛逐帧分析细节,争辩这个家是真是假,究竟是自住还是临时租房、借酒店。

就连前不久播出的《灿烂的花园》中的张颂文也没能幸免于难,只是在村里购置新家植物、家具的时候比较节约多砍了几次价,就被网友质疑是立假穷酸人设,搞得他只能亲自下场回应。

这种不信任,多半来源于翻车不断的明星人设。

早年间真人秀节目喜欢为了节目效果和看点为嘉宾立人设,但显然,不是每一个“人设”都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每有一位明星塌房,TA在曾经参加过的真人秀中所立的“假”人设都将沦为路人、粉丝互撕的战斗素材。

面对这样的“真假”困境,未来的真人秀要如何自证?如何破局?最近的一档韩综给到了冷眼一些思考:《真实还是设定:优雅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模式大致为:每期邀请3位(组)明星来展示自己的生活片段,并与观察室3位MC全炫茂、曺圭贤、Mimi金美贤一同观察吐槽。不过与传统的生活观察类节目有所不同的是,每期3位(组)被观察的嘉宾中,至少有1位明星的生活片段是“假的”——TA在扮演一个设定好的角色。

在关于真人秀“真假”的质疑和讨论不绝于耳的当下,节目的主旨昭然若揭:既然观众觉得真人秀都是“演”的,那我们不如就直接“演”给观众看。

质疑我作秀?干脆演给你看!

前文我们提到,观众对于真人秀的不信任早已根深蒂固。而《真实还是设定》恰恰是利用了这种不信任,并把它顺理成章地引入节目,化为了核心模式,以此回应观众的质疑。

“真假推理”本身并不稀奇,但把推理的焦点放置于“明星人设”之上,是节目最大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虽然每位来到节目中的明星都口口声声地说“我的日常片段是真实的”,但观众知道,他们之中有人在用演技说谎。

由于整期节目中观察室的任务和落点在于推理出哪位嘉宾的片段是假设定,于是乎,如何让假设定混入其他真实日常片段,以假乱真逃过观察室的火眼金睛,成为了节目最大的挑战和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冷眼以几个片段为例,拆解这档节目能“以假乱真”获取信任的秘诀。

首先,合乎逻辑的人设和剧本是信任的基础。

真人秀不比影视剧类的虚构作品,要让观众对内容建立信任,认为这就是明星的真实生活,那么一个不脱离明星本职身份和脾气性格的人设和剧本,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期节目中性格坦率豁达又偶尔脱线的初代偶像G.O.D成员朴俊亨,展示了自己有些“离谱”的日常——为了准备团体的25周年展览常常因练习绘画外宿工作室,甚至邀请了同队的安信源前来担当人体模特,扬言要用新概念“裸照”(人体绘画)记录下年过半百老爱豆们人生的“第二个全盛期”。

在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设定之下,观察室对他的质疑也仅仅指向画功和画风,却没有对他想携众老年爱豆开“裸照”展的夸张想法有一丝怀疑,只因这一切确实是那个他们所了解的小俊哥会做的事。

另外,在合理的人设之上,明星从真人秀延续到观察室的演绎为信任加码。

拥有多部古装武打动作代表作的硬汉演技派男演员张赫正在为进军好莱坞、加入海外作品做准备,努力练习英语口语和武打技能,与好莱坞和韩国的经纪公司2位代理人进行了一场三方视频会议后,又和武术团队排练、拍摄了需要给到好莱坞方的武术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提到,张赫前几年有一部电影曾在LA上映,在美国举办首映礼的时候认识了许多业内人士,也是那时产生了这个项目的想法,并筹备至今。

见项目的背景由来合情合理,观察室立马针对项目细节展开质疑,张赫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解释得头头是道,但是聊及项目名称、合作公司,他都以保密协议为由三缄其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当期的另外两位明星嘉宾正巧都有过英语国家背景,于是两人的炮火都集中到了张赫的身上,对他片段中外国人的英语口音、英语邮件的语法一一指摘。然而即使面对并非指向张赫本人的质疑,他的表现也始终十分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在观察室的表现有多么让人信服,真相大白的瞬间就有多么令人震惊。再回看片段时就会发现,即使真人秀片段中的细节仍有不少纰漏,演员在观察室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剧本人物设定的信念感,是对观众信任度的有效加持。

由此看来,《真实还是设定》确实承接住了观众对“明星假人设”的好奇与讨论,虽然不能说完全为真人秀“真假”困境解了套,但也确实通过明星的优秀演绎,在为过往束手束脚的真人秀制作松绑的同时,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悬念和看点。

一档满足观众审判欲的节目

不同于早年综艺观众喜爱的狗血互撕剧情和包装精美的明星光环,如今的真人秀“作秀”立人设、节目组预设剧本、后期神剪辑等操作让观众的不信任逐渐加深,反而是丢掉包袱后的真性情和反差感更受观众喜爱。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一天整一个小节目”的辛芷蕾,即便反复强调自己要立的人设是“优雅知性”,即便紧接综艺《繁花》开播李李大爆,归来却仍是“东北大呲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虚假的人设”接受审判,“真实的人设”观众爱看。

《真实还是设定》就是一档带着观众一起审判“真假人设”的综艺。

节目在观察室中设置了拍灯环节。当片段内容的令人起疑,观察室中MC和嘉宾面前的亮灯按钮就起了作用,每每观察室看到不可信、可讨论的细节或关键剧情的时候,按下按钮即可暂停Time Out开启不吐不快的“审判”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每期节目中嘉宾的片段必有假,就使得嘉宾之间有了天然的竞争关系:只要对其他人的质疑多一分,就意味着自己被质疑的可能性少一分。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除了观察室的3位MC始终保持推理猜疑的状态之外,在播放其中1位嘉宾的片段时,另2位嘉宾也会自动加入审判行列,抓住机会拼命抨击,将质疑的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室内战况激烈,冲突满满,笑点不断。

而由于节目的重心从“生活观察”转移到了嘉宾的“真假人设”,观察室的核心视角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通过增加推理、猜测明星生活片段是真实还是设定的环节,观察室与真人秀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生活观察类节目的展现生活与窥私吐槽,变为了设定与揭穿、演绎与“审判”。

在其他观察类韩综中最常听到的“这正常吗?”“这是设定吧”“你演得好刻意”之类的吐槽,在《真实还是设定》中却变成了“假的吧,这要是真的话也太可怜了!”“真的吧,感觉TA不会把演技用在这里”等更加有理有据的推理和判断。

带上审视的目光,不论是真是假,每个片段都会充满“似乎不对劲但又挺合理”的微妙点,让人傻傻分不清明星嘉宾在片段中所呈现的状态究竟是演技爆表的虚假设定,还是离了大谱的真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刻,观众的审判欲被真人秀留出的悬念和观察室的嘴替充分满足,明星的演技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得以被验证。

演技类综艺新思路

比起“生活观察类综艺”,冷眼更想将《真实还是设定》定义为一次有趣的演技类节目破局。

从《演员的诞生》开始,到《演员的品格》《演员请就位》《演技派》,再到最近的《无限超越班》,内娱的演技类棚综IP正在一步步地从半素选秀走入明星竞技的模式陷阱。然而,棚内片段演绎导致剧情失真,演技不足、沉浸角色不够导致节目片段无法超越原片被嘲,节目从演技比拼沦为提供热搜的平台,成为了这一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比演技,《真实还是设定》明显更自然也更有趣。我们不难发现,在节目中,演技实现了极致的沉浸感和真实生活场景的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打破了“竞技套路”的演技类综艺,还有冷眼非常喜爱的《寻找金无名》。《寻找金无名》每期安排3位无名后辈隐藏在特定的职业人群中,由MC组成推理团进入该职业场景推理找出金无名;还有《Scene Stealer – 电视剧战争》,主打即兴表演的概念,邀请演员组队在节目组设定的场景或给出的剧本开头进行即兴发挥挑战,都是大家可以去汲取灵感的宝藏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针对《真实还是设定》本身,除了能为“演技”类节目提供新模式血液,节目的设定也很契合国内观众当下对内容的接受偏好。

如果说此前真人秀更多是在满足观众对于明星个人生活的窥私欲,那近些年,相比起被动接受节目组通过真人秀“投喂”的内容,这一届的观众们似乎更热衷于自己挖梗、玩梗。

《真实还是设定》的审判模式无疑能为观众制造出充足的讨论、二创空间。

当然,在节目中,受韩国前后辈及演员偶像地位不匹配等客观因素影响,观察室的吐槽时常会显得不够精准又不够辛辣。

如果在国内制作,让何炅这种人缘好情商高,或是吴镇宇这种演技大咖敢于吐槽,又或是李雪琴这种心直口快足够幽默的嘉宾担当MC,一定会有超越韩综的效果。

同时,要是能再有被观察嘉宾的好友来作为每期飞行嘉宾,或是同组前来的嘉宾之间是相熟的关系,那留给观察室的喜剧分量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但无论如何,《真实还是设定》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节目模式的探索样本,借观众的好奇作为新支点,让陷入困境的演技旧题材,得以在生活场景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演技不止竞技,演技综艺也还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