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以后,林徽因认为碑文应该用楷体来写,但具体由谁来写犯了难,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说:“周总理的字苍劲雄伟,刚劲有力,有如颜碑,风格端庄凝重,可以问问周总理”。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理念是由梁思成提出的,设计上仅仅包括底座、屋顶页和碑身三部分,简简单单的三部分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期间反复设计,令人咂舌。
最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状就像一把利剑的剑柄一般,将剑刃深埋地下。
其中寓意不必多说,自然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
而碑文上的内容也成了关键,成为了当时讨论的主要环节。内容上经过层层审议之后已然没有意外,那么由谁来写呢?
梁思成、徐悲鸿、林徽因等人也因此而犯了难。正面的碑文自然应该是大气磅礴的,那么应该由谁来写呢?
首先,正面碑文需要一个有身份的人来题,因为要写“人民英雄纪念碑”,且这个建筑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以往先烈的缅怀,能够写这个字的人必须是一个身份、地位、成就都算得上是英雄的人。
徐悲鸿就此提出让毛主席来写。毛主席是用一根笔杆子将新中国建立出来的,因此由毛主席来写是再合适不过的。
身份确定之后,就需要考虑到毛主席的字体了。恰好,毛主席的字大气磅礴,颇具一股豪气,让设计人员眼前一亮。
那就让毛主席来写正面!
不过人民英雄纪念碑除了正面,还有背面需要书写。因为正好建筑在中轴线上,前后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人认为既然毛主席写了正面,那背面正好也顺理成章让毛主席写了。
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主席可以说非常繁忙,甚至很少休息,这让许多毛主席身边的人表达了反对意见。
林徽因也指出,毛主席的字具有豪气,适合写大字,但背后需要的内容应该庄严肃穆,表达崇高之意。
就这样,这个情况被所有人又进行了一番探讨。那么应该由谁来写呢?字体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楷体!得用楷体!楷体的特色是一笔一画,颇有庄严肃穆之感。此前有人提出过用隶书,但在笔画上不够刚劲有力,最终无法和楷书相比。楷书的笔画能够让字立起来,这和人民英雄的铮铮铁骨正好吻合。
就在大家为谁能写得一手楷书而犯难的时候,彭真拿着方案已经找到了毛主席。
“主席,设计人员一致决定让您来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彭真恭敬地说道。
“好,那我就好好写写,多写几个,你让他们看看哪个合适。”
“只是……”
“只是什么?”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书写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他们说要用楷书……”彭真其实心里早就有了人选,主席也看出来他这是在向自己请示了。
“你心里不是有人选了嘛,不妨说出来!”主席笑道。
“我记得周总理的字很好,尤其是楷书。我认为让周总理来写是再好不过了。”彭真说完这话之后,主席点了点头。
“恩来的字是很好啊,就让恩来来写吧。”彭真的请示毛主席通过了。
周总理得知这件事之后,答应了下来,并且非常重视。周总理挤压自己位数不多的休息时间,不断地写那些字,最终总算是写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就这样,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字就由两位人民英雄给题写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