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7月的时候,刘伯承便指挥着部队开始发动了襄樊战役。当时在战役开始之前,刘伯承他们等人就开会进行了讨论。

后来在战役开始的时候,刘伯承就下令要活捉一人,这人就叫做康泽。而在刘伯承的吩咐下,在王近山等人的努力之下,终于把这个叫做康泽的人给抓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发来了电报说:“要将这人带上镣铐进行押送,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那么这个叫做康泽的人究竟是谁,刘伯承要下令活捉,毛主席还让戴上镣铐押送,是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蒋介石心中的好学生一枚

1904年康泽出生在四川安岳县下边的村庄中的一个普通农家,在他7岁的时候,康泽的父亲便病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亲离开之后,康泽便和弟弟妹妹靠着母亲做的手工纺织维持生活。后来母亲便把康泽送到了学校上学。

在康泽上学的时候,读书很是刻苦,在上中学的时候,康泽的学习成绩更是不错。考试的排名都在学校排行榜的前几。

学习成绩这样优秀是因为康泽看到了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所导致百姓们民不聊生的生活,所以便想要通过读书去帮助社会,去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学毕业之后,康泽便在进步教师以及自己族中人的安排下前往广州了。后来在1925年的时候,康泽便考上了黄埔军校的第三期。

在这个时候,康泽很是敬仰汪精卫,而他的言行举止什么都在模仿汪精卫。康泽很擅长演讲,他的记忆力很好,在各种场合讲话的时候,都不用准备演讲稿。

在这长期的训练下,康泽的表现更是不错,后来再听就有一种汪精卫的感觉。

在黄埔学习的时候,康泽也是很勤奋,性格很是刚强。他身上就有四川人的那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传统美德。平时就在教室中坐着认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康泽在教室中认真学习的样子就被蒋介石看到了,蒋介石便走上前问:“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去休息一直在这里学习呢?”

跟在蒋介石身后的教官就赶紧说到:“这个孩子叫康泽,他在学习上十分用功,经常就是别的同学出去玩,他在屋中坐着学习!”

蒋介石听完之后,很是开心,便连着点了好几下头,说:“不错不错,好好学习。”说完之后,他们便离开了,从这时开始康泽在蒋介石心中就是一个“好学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半年后,康泽便毕业了。在康泽毕业之后,蒋介石就推荐康泽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进行深造。

受蒋介石的深爱,组建“别动队”

1927年10月的时候,康泽便从莫斯科学成归来了。回国之后,便去担任了北伐军总司令员的侍从参谋。

在那年冬天的时候,康泽便担任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的政治部主任,后来便调任到总司令部担任江西“剿共”的宣传大队长。

当时康泽在反共宣传中显示出的种种“才华”,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蒋介石也很是看好这个康泽,渴望从康泽身上挖掘更多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国内各阶层的抗日爱国运动风层出不穷,看到这种情况的蒋介石便觉得很是不安。

为了能够抓住这官权,蒋介石便在南京的住处召开了一场会议。当时能够出席这场会议的都是蒋介石的心腹大将。像戴笠、康泽都在其中。

在这场会议上,蒋介石就的主要意思就是想让这些人去创办属于他们的一个小集团,后来经过商议之后,蒋介石便采用了康泽所说的“复兴社”。

在1932年3月的时候,“复兴社”便在南京励志社会会议室正式成立,当时蒋介石就当上了社长,剩下骨干成员便纷纷说:“一定遵守社长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话之后,蒋介石的心中便很是高兴。而在这“复兴社”就是蒋介石最看好的一支队伍。在这当中还有三支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