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卷”这个字失去了本来的含义,成了非理性内部竞争,尤其是那些“被自愿”竞争的代名词。

内卷已经从公司内部蔓延至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为了发展,企业与个人都在追逐效率与成功的路上疾步前行。

然而,内卷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不仅职业个体的“收益努力比”直线下降,在高压高负荷工作下,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近期,就有两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件事是科大讯飞内部通报了一名员工病逝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离世的员工系科大讯飞高级测试,年龄只有38岁。6月17日早晨7点在家突发不适,尽管紧急送医,却不幸抢救无效去世。

同一周,跨境电商企业Shopee(虾皮)的研发部门又传出员工猝死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司通知称“6月17日下午,一位Shopee研发中心同事突发身体不适,送医后但该同事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实行“896工作制”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尽管公司迅速辟谣,但此类消息背后折射出的职场现状仍令人深思。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职场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可能已经成为中青年职场人健康最大的威胁,而这样的悲剧远没有结束,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01

职场健康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

科大讯飞员工的离世,以及Shopee研发人员的猝死,这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它们更像是冰山一角,揭示了隐藏在光鲜亮丽的企业文化之下,员工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当企业不断追求效率与业绩时,员工加班成为常态,长期的身心压力就像慢性毒药,侵蚀着每一位职场人的身心健康。

而在这两起悲剧发生之前,这些年大厂员工猝死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1月5日,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一名36岁员工在出租屋猝死,其在西安工作的打卡记录显示,10月份有26天工作时长都在12小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2月,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一名员工,在公司健身房运动后猝死,此新闻迅速登上热搜。

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是对社会和企业的一次沉重提醒: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与个人都在追逐效率与成功的路上疾步前行,企业如何在追求业绩与保障员工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个人的健康与幸福是否正在成为职场竞争的牺牲品?

除了科大讯飞和Shopee的两起员工猝死事件之外,最近关于宁德时代“896工作制”的讨论也没有停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宁德时代否认了施行“896工作制”的传言,但这一话题的热度却反映出大众对于“加班文化”的普遍焦虑。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锂电龙头,其“奋斗百天”的传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但也被部分员工视为无形的压力。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宁德时代所面临的产能和业绩压力迫使公司不断寻求突破,而这种突破的代价,似乎正考验着员工的极限。

即便没有明文规定的“896”,员工们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所承受的心理与生理负担不容忽视。

宁德时代一季度财报的下滑与电池市场竞争的加剧,似乎预示着行业正步入一个新的拐点,如何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避免员工健康受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家庭之痛,企业之责!

在经济下行等不确定性因素下,各行各业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让电池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宁德时代的问题,反映了整个行业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的矛盾和挑战。

而在互联网领域,红利消散之后,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各家大厂的常态。而当裁员降本也无法解决危机的时候,只能通过加班来增效了。

阿里巴巴2023年Q4财报数据显示,阿里从2022年1月开始减员,截至2023年4月,累计减少人员40056人。

为了平稳度过困难时期,很多互联网大厂都放弃了“向外扩张”的模式,转而开始“苦练内功”、“向内挖潜”,至于怎么个挖潜法,无外乎减少员工人数的同时,增加个体工作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云曾说:“996是一种福报”,这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黑点。然而他只是说出了很多企业老板心底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难道企业只有牺牲员工健康、透支生命才能换取业绩的增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即使再多的赔偿也挽回不了。这是家庭之痛,更是企业之责。

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合理的工作安排,以及对员工身心健康的持续关注,才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基石。

短期的降本增效无异于饮鸩止渴,也许可以止住一时的镇痛,却解决不了长期的病症。

不管企业和个人都应重新审视“拼搏”和“奋斗”的定义,更加以人为本,而不是用高强度工作来做利益交换。

企业层面,应当建立健全的健康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健康检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确保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时内完成任务;

政府应加强对劳动法规的监督执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给予严惩,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再者,各行各界都应该多去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减少无意义的加班,让员工感受到尊重与价值。

最后,在个体层面,每一位职场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规划工作与休息,勇于拒绝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学会在高压环境中寻求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式。

毕竟,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