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曾经去过的新闻现场,李雯珺看着自己当初稚嫩的面孔伴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也会感慨岁月带来的改变。如果回到19年前,让她再做一次选择,她说自己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职业,“做记者,一直做记者”。

“责任和专业。”是李雯珺对自己的要求。她用行动践行党员记者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她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当好投诉“调解员”、维权“服务员”、普法“宣传员”,努力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你们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奔走在采访的路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这是李雯珺从事新闻工作的常态。

就在刚才,李雯珺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带着朴素的乡音问道:“你好,你是都市频道的李记者吗?我是上次你采访过的进贤县中山星城的物业经理。”

就在他介绍的这一刻,李雯珺脑海里闪过了好几个问号。怎么了?事情没办好?还是办好了,来告诉我一声?

缘起是他们上周做的新闻报道,南昌市进贤县中山星城小区的一位业主支女士向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组反映,他们小区5楼以上的居民无法正常用水,平时的水压小到连燃气热水器都无法打着,一到用水高峰就完全没水。

当他们赶到支女士所在的小区中山星城后,发现这个小区的楼建得很早,连电梯都没有,所以即便叫人送水那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了解情况后,他们先找到了小区的物业经理,随后联系了进贤县润泉自来水公司,推动解决了相关问题。

“这事儿都已经过了一个礼拜了,小区的物业经理又打来电话,难道又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吗?”物业经理连忙解释道,小区的供水都正常了,今天是因为遇到了另外的难事儿,就又想起了我。他说:“李记者,我就相信你,你上次一来,我们小区两年多没水的问题就一下子解决了,所以今天才想到要给你打电话,找你帮忙。”

听到这,李雯珺心头一热,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工作的19年来,为老百姓解决多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虽然苦但是心里却是热的,群众的信任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筑牢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21年4月加入《赣问·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组以来,李雯珺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400余件。这三年来在为群众跑腿办事的过程中,她见过别人生活的疾苦,体验过他们生活中的艰辛,筑牢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

为家境贫寒的身患尿毒症的大学生治疗,她多方联络捐款及直播,共为其筹得治疗费近几十万元,使其顺利进行了换肾手术;护送脑瘫女孩儿去北京治疗,她进行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强度高、难度大的直播;在负面曝光直播中,被对方指着鼻子威胁,甚至被扣留,她临危不惧,用实际行动书写党员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面对一些部门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时候,李雯珺心中焦虑不已,总是想着尽快解决事情。而实际上栏目组每天都能接到各种投诉,有时候,不去亲眼看一看,亲身跑一跑,就不会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身上也没有“泥土味”。

为老百姓跑腿办事,难免也有辛酸也有委屈,可当帮他们解决问题之后,看见他们舒展的双眉,看见他们感激的泪水,看见他们久违的笑脸,甚至对《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组深深的赞美、肯定和信任,李雯珺顿时觉得那些辛苦都不算什么,那些委屈都不值一提。每次跑完腿办完事,就像是给自己充了一次电。

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工作19年来,李雯珺没有请过一次年假,唯独两次写的假条都是产假。而且两次孕期,不管反应有多大,她依旧在整个孕期都坚守在岗位上,每次都是临产前半个月才开始休假。在生产完之后,她两次都没有休完产假,每次都只休了两个月,就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难而进、负重前行,是她对新时期媒体人的最好诠释。

“奉献不言苦 追求无止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李雯珺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新闻播音员是党的喉舌,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敏感,把握舆论导向。

在每周为群众跑腿办事中,李雯珺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在一场场的直播中,不断提高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积累了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经历,在一次老旧小区改造中,因为受到地下管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方将其中的一个化粪池做到了居民家门口不足一米的位置。也就是说,居民只要每天一开门面对的就是一个化粪池。当时去采访的时候是冬天,她戴着口罩也隐约能闻到一些气味,可想而知,天气一热,这户人家的日子该有多难过。

当天,他们一到现场,一家老老少少全部拥了上来,其中还有一位80多岁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他们立刻联系了当地社区、街道、住建等部门,在图纸的规划上,他们也表示了无奈和遇到的难处。老城区地下管网确实很复杂,可以改造的空间也很有限。经过跟相关各部门的多次沟通,联系到了施工方负责人、以及远在杭州的设计人员共同来到现场,针对百姓的困难和地下管网设计的局限,重新作了规划。一周后,那个困扰百姓半年之久的化粪池终于被移走了。

当佩戴党徽去为群众跑腿办事时,在求助群众的眼里,信任的不仅仅是江西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更是党徽带给他们的安全感,金色党徽的光芒闪耀在每次采访的路上。

工作以来,李雯珺多次获得江西新闻奖、江西广播电视奖,被评为江西广播电视台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这些荣誉既是对她新闻记者生涯的肯定,也让她更加铭记自己“当时为什么选择做记者”。她依然从无数的新闻热线中寻找着线索,接到热线第一时间出发,那也是她最幸福的职业高光时刻。(曹阳明 蔡雨菲)

(来源:江西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