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率军北上,只是留下曹仁驻守江陵迟缓孙刘联军的进一步行动,进而将战略方向转移到东南方向和西部方向。

正是由于战略方向的转移,从而导致曹魏在很长时间里面再也没有组织大规模南征,直到曹丕即位之后才组织了一场对东吴的大规模南征。

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曹魏为何要实行战略方向转移,而放弃大规模的南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南方已经失去了战略优势。

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曹操在南方,也就是荆州的战略优势几乎完全丧失,不得不将战略方向转移,而荆州战略优势的丧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兵力尽失。火烧赤壁之后,原本归降曹操的荆州士卒在这一场大战中损失殆尽,要么投降孙刘联军,要么死于疾疫或者战死,因此导致曹操在荆州的优势兵力几乎完全丧失,导致曹操不得不暂时收缩兵力,放弃对荆州南部的争夺。

第二,荆州人才损失惨重。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让曹操损失了大批的兵力,而且还让曹操失去了原本归降的士人,这些人原属于刘表的荆州集团。随着此战的失败,许多人纷纷转向,要么投降东吴孙权,要么投靠风头正盛的刘备,从而对曹操在荆州储备的人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无法继续对荆州南部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战略要地丧失。曹操北上之后,将主要兵力放在合肥方向,荆州特别是南郡地区的兵力不足以防守孙刘联军的进攻,从而先后被孙刘联盟攻占,最后不得不将所有的兵力撤往北方,只是占据了荆州北部几个郡,以形成对孙刘联盟对峙态势。南郡的丢失导致曹魏失去了对整个荆州控制的优势,从而不得不将战略方向调往他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曹操由于在兵力,人才以及战略要地的损失,从而不得不及时的调整战略方向,以至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面,曹魏没有发动南征。

其次,合肥方向成了孙权争夺的焦点。

曹操赤壁之战的胜利遏制住了曹操向南方发展的趋势,从而将战线巩固在荆州北部,并且在这个地方形成了对峙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是由于在荆州地区双方的军事力量达到了某种平衡,谁也无法对对方形成优势,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曹操需要将更多的力量放在其他方向和刘备以及孙权进行争夺,因此不得不放弃再次南征。

合肥地区的争夺战是曹魏继赤壁之战之后另外一场争夺战,它决定了曹魏和东吴在东南方向未来发展的趋势。

赤壁之战伊始,东吴除了在荆州方向和曹操进行争夺外,还在东南方向的合肥这个战略要地发动了对曹魏的猛攻,以期望在这个地方攻占曹魏的淮河地区,从而打通进入曹魏的核心地区豫州乃至徐州的通道。

随着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调整了战略规划,将荆州地区调整为次要地区,采取守势;对于合肥地区则采取攻势,尽力粉粹东吴在该地区的优势,从而扼住孙权在合肥地区屡次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可见,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发动南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将战略重心已经没有放在南方,而是放在东南方的合肥地区。

最后,打通关中夺取益州成了曹魏战略方向。

曹操没有再次发动南征的原因除了需要在东南方向的合肥和孙权争夺外,还需要向西巩固在关中的统治,进而夺取益州,从而完成对孙权和刘备的迂回大包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荆州争夺失败之后,曹魏维持了在荆州地区的战略态势,并且遏制住了孙权对合肥地区的蚕食,而曹操也无法在合肥方向上形成对孙权的优势再次成了僵局,于是曹操将战略方向放在西部,希望通过关中进入汉中,进而夺取益州,最后从后方实现对刘备和孙权的包围。

可是曹操的迂回策略只是进行了一半就以失败告终,无法完成对刘备和孙权的包围,最终形成了鼎力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中之战失败后,曹魏在短期之内已经失去了占据益州的可能,因此不得不将兵力向关中收缩,进而采取巩固关中和刘备在汉中一带对峙,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承认了刘备对汉中的控制。如此一来,曹操西向战略行动遇到重大挫折,短时间里消灭刘备就成了泡影,完成全国统一被无限期推迟。

曹魏在合肥方向上无法彻底的击败孙权的进攻,进而希望在西部方向上夺取益州完成对刘备以及孙权的战略优势,可是随着汉中之战的失败挫败了曹操的企图,也就让曹操短时间无法完成天下统一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曹魏在很长时间里面没有发动南征,一方面是由于在荆州地区的战略优势已经完全丧失,需要长时间来积累和重整力量,另外一方面合肥地区的态势处于僵持阶段,曹魏无法打破僵局,因而只得从西部着手破局,因此再次出现了战略方向的转向,这就是后来的汉中之战。

因此,正是经历了合肥之战和汉中之战的鏖战,从而让曹魏在曹操时期再也没有发动过南征,直到曹丕即位之后企图打破僵局再次发动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