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2024北京博物馆月成果发布会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展示2024北京博物馆月优质项目、博物馆第一课等各项成果,并围绕博物馆教育主题开展圆桌对话活动。成果发布会的举办标志着自5月18日启动的2024北京博物馆月落下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北京博物馆月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以“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为活动口号,连续推出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和阅读周四个主题周系列活动,共有近150家博物馆参与。其中,展览周“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备受关注,约210万人走进博物馆。文创周“一赛六集多空间”活动共组织90余家博物馆和文创机构参与,一周文创销售额近200万元。电影周组织20余家博物馆举办观影活动近40场,受到广大观众追捧,一座难求。阅读周期间25家博物馆举办40余场名家讲座、新书发布、图书折扣和图书交换等活动。北京博物馆月以精心的活动策划、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营造了全社会共建共享博物馆之城的浓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果发布会回顾了 2024 北京博物馆月的精彩瞬间,重点发布了四个主题周成果。经过认真遴选,每个主题周均推介了10个优质项目:展览周根据观众点赞数量推介了优质展览,文创周根据观众喜爱程度推介了优质文创作品,电影周根据活动影响推介了优质观影活动,阅读周则根据活动主题形式推介了优质阅读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推进博物馆更好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馆校融合模式研究,2024北京博物馆月期间,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市教委,精心策划制作了《博物馆第一课》线上课程。活动现场,“博物馆第一课”正式发布,6月19日将在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学习强国北京平台上线,北京市教委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学习。“博物馆第一课”以《大运河与北京城》为题,由北京学校2023级1+3项目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在馆校双师指导下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呈现,时长约45分钟。课程充分利用和挖掘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资源,结合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数学、艺术等学科内容,为学生提供大运河与北京城专题的博雅和通识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还发布了即将于6月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的“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三星堆遗址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址,以其恢宏气势,在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熠熠夺目。“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汇集四川省十余家文博单位200余件套文物,除不便运输外展的文物之外,三星堆遗址典型器物中的重器尽皆展出,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次视觉盛宴。展览期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还将围绕展览主题和上展展品开发多款主题文创产品,推出体验式展览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学校学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大运河礼赞》,中外青年还共同分享了对北京博物馆之城的感悟和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之城圆桌对话在活动最后举办,11位来自博物馆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和中小学校长,围绕博物馆教育主题,开展经验分享和工作交流,共同探讨馆校融合发展之路。

原载于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