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1969年的去世,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夫人王光美和他的孩子们。1980年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组织高度评价他光辉的一生,他的英名也再次焕发光彩。这样的结果,最高兴的同样是他的家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回归正轨,少奇同志的追悼会也终于可以召开,供世人悼念和祭奠了。而这场追悼会,从某些方面讲,又是给王光美等少奇同志的家人,造成了二次伤害。

那10年,她们经历了许多,看清了许多人。如今在少奇同志的追悼会上,有些人竟然还能参加?对此,王光美直接把他们“赶走”。有一人限于当时局势无法参加,却被王光美专门邀请来。

受邀之人名叫陈士榘,是开国上将,解放军工程兵的首任司令。他做了什么,竟得到王光美如此地另眼相看。

1941年3月中旬,化名胡服的少奇同志,来到山东根据地的山东分区驻地。他一到,就立即展开了工作,召集有关方面的干部,进行座谈会,了解山东的情况。陈士榘作为115师参谋长,出席了会议。会后,少奇同志在较为私下的场合,与陈士榘进行了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两人同在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但接触不多。不过,他们从各个地方、不同人的嘴里,听过彼此的威名。在陈士榘的协助下,少奇同志的工作开展得相当顺利,解决了山东根据地不少政治和军事上的问题。

两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了两个多月,对彼此都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后来少奇同志要回延安参加重要大会,陈士榘特地组建了一支警卫小队护送。

当时毕竟身处敌后,从山东根据地回延安,需要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陈士榘的小心不是没有道理。对此,少奇同志心里有数,颇为动容。

抗战胜利后,陈士榘被调到北平,从事军调部的工作。在那,他结识了刚参加革命的有志青年王光美。

当时,王光美是专门帮助陈士榘等军调部领导,跟美国人交流沟通的翻译人员。渐渐的,两人成了朋友;当北平的军调工作结束后,两人即将各奔东西时,陈士榘专门送了一块手表给王光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到后来,陈士榘听说少奇同志和王光美结婚在一起了,他为二人的结合感到由衷的高兴。

建国后,因为工作的原因,陈士榘跟他们夫妻没什么联系和来往。尤其是到1966年后,陈士榘就是想交往,也没有机会,更插不上嘴。1978年年底,被单独关押12年之久的王光美出狱,听闻此事的陈士榘立即登门拜访,带去慰问。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军调往事,不禁感慨万千,都老了啊。

后来当少奇同志的骨灰,被王光美从河南迎回骨灰时,陈士榘带着家人,专程到机场迎接。王光美下飞机看到陈士榘后,心头感到莫名一暖。

1980年,少奇同志的追悼会在大会堂举行,规模空前,声势浩大。当时参加追悼会的有关领导名单,已经被相关部门拟好,给王光美看更像是走个过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光美拿到名单后,郑重其事地仔细审阅起来,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她告诉拟定名单的工作人员,这几个人来参加不合适,把他们的名字都划掉吧。王光美这样做,多少有点得罪人,但是12年的苦难经历,让她变得无比坚强、无所畏惧。

儿子知道“赶人”的事后,立即询问母亲王光美,为什么要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吗?王光美解释说:“这几个人,对你爸爸太过分了,我不能原谅。”

追悼会名单中,没有陈士榘的名字,王光美因此特地加上了。她还让人专门弄一张请帖,给陈士榘送去。那时,陈士榘正在接受审查,有些问题组织还没有弄清楚,所以追悼会的领导名单中没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光美如此邀请陈士榘来,无疑是种表态:支持,力挺,她相信陈士榘是没问题的。她理解陈士榘,并且知道陈士榘在那十年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跟某些人截然相反。王光美没有忽略陈士榘的情,更没有忘记。

多年后陈士榘去世,身在外地的王光美,特地给陈士榘的孩子打来电话,进行哀悼和慰问。从少奇同志开始,再到陈士榘离世,最后到王光美去世,他们的情谊还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早已延续到陈、刘两家的第二代身上。王光美去世,陈士榘的孩子去吊唁,王光美的孩子还记得陈士榘的孩子,主动跟他们握手交谈,并讲述父辈们曾经的关系和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