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是高度磁化的旋转中子星,它们从磁极发射出电磁辐射束。当这些束流经地球时,它们被观测到是辐射脉冲,因此得名脉冲星。它们精确的旋转周期就像天体钟一样,为研究宇宙结构和基本物理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些看似稳定的物体偶尔会出现戏剧性的旋转变化——故障。这些突然的旋转加速,持续几毫秒到几秒,为探索中子星的奇特内部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并有可能为引力波天文学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中子星的内部仍然是一个谜,它们的密度高得难以置信,超过原子核的密度,被认为是由中子组成的超流体,被一层固体外壳包围。人们认为故障是源于这种复杂结构中的不稳定性,超流体内部偶尔会将一部分角动量传递给壳,导致恒星突然旋转加速。然而,确切的机制仍在争论之中,有几种相互竞争的模型试图解释故障现象。

脉冲星故障与引力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持续研究的课题。一颗具有非球形形状的旋转中子星(这是故障的常见后果)在旋转时会发出引力波,这些时空中的涟漪携带了有关恒星内部动力学的信息。通过探测这些引力波,科学家们希望直接探测故障过程,揭开中子星内部的秘密。

许多理论模型预测了与故障相关的各种形式的引力波辐射。一些模型预测与故障事件本身同时发生的引力波瞬态爆发。另一些模型则提出在故障后的恢复阶段,恒星重新调整其新的旋转平衡时,会发出更长期的引力波辐射。此外,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与故障过程相关的连续引力波的可能性。

探测来自故障脉冲星的引力波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首先,天文学家需要确定有希望的目标。具有大型故障历史和天空位置有利的脉冲星成为主要候选者。最近的研究根据其故障历史和潜在引力波信号强度优先考虑了特定脉冲星,例如帆船脉冲星。

其次,LIGO和Virgo等引力波探测器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这些仪器不断提高的灵敏度增加了捕获故障脉冲星发出的微弱引力波的机会。2024年4月帆船脉冲星最近发生的故障与探测器运行期间重合,这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来测试故障模型并可能限制其参数。

第三,引力波观测与电磁跟踪的协同作用是一个关键方面。这种多信使方法结合了电磁和引力波观测的信息,有望更深入地了解故障现象。

从故障脉冲星中探测引力波的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这将标志着引力波天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其范围扩展到合并的黑洞和中子星之外。揭示故障过程的复杂细节将为超流体在极端条件下的基本物理学原理提供宝贵的见解。这些知识可以彻底改变我们对中子星、它们的内部组成以及它们在恒星生命周期中的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