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邻友圈(jiuxianqiao01)聚焦酒仙桥社区消息动态!欢迎关注,欢迎私信小编九妹(bjjiumei)爆料~商务合作请联系13521677695(同微信)

近年来,购物的便利性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街角的便利店到繁华的大型商超,商品琳琅满目,触手可及。但购物便利之余,大家是否还记得酒仙桥曾经的“大商场”?

那不只是商场,它是酒仙桥乃至周边地区的CBD,是一代人心中的购物天堂。让我们跟随网友的珍贵分享,一起回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重温酒仙桥“大商场”的辉煌岁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上文提到的上学、医疗、住房等,购物也是城市居民的一项生活刚需。

现在一说到购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网购——某宝、某东、某多多;如果想吃喝玩乐一条龙,就去各种mall;如果想买点儿应急的东西,就去家附近的大小超市……但在那个生活不甚富裕、很多东西还要凭票购买的年代,零售百货业态就比较单一了——就是“柜台+货架”式的百货店,唯一的区别就是商店的规模和商品的种类。

老百姓根据这种区别,对由小到大的百货店的分别称之为小卖铺(小铺、杂货铺)、商店、商场。其中能被叫做商场的,必是占地面积超大、商品种类齐全——大到家具电器自行车,小到针头线脑儿耳挖勺一应俱全的!像这种规模的商场,大城市里一般是一个街道才会有一座;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恐怕整个县也就是县城里有那么一座。因此,百货商场往往就是一个地区的商业地标,也是繁华地段的象征。

酒仙桥商场即是如此。它不但是酒仙桥人的购物圣地,也是距周边将台、东风、东坝、崔各庄等几个乡老百姓最近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商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酒仙桥商场开业盛况,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具体介绍酒仙桥商场之前,还需要专门说明一下:在酒仙桥人眼中,“酒仙桥商场”这个词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就是指这座百货商场本身,而广义上则是指以这座百货商场为中心的一片商业区。

没错,这里是一片商业区(卖个关子,我精心绘制的酒仙桥商场商业区分布图放在下一节展示)!所以,酒仙桥商场对于酒仙桥来说,就是CBD字面上的意思。

另外,不知是不是因为存在这个狭义和广义的区分,酒仙桥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把这座商场本身唤作“酒仙桥商场”,而且亲昵地简称为“大商场”。大商场是上世纪50年代随着整个酒仙桥福利区一起建起来的,坐落在属于酒仙桥中心地带的八街坊,从现在的电子地图上估算,占地面积至少得有6000平米。

虽然它只是一座平房式建筑,但据说大商场的建筑图纸也是前苏联提供的,所以看上去颇有苏联建筑的味道——房顶修得很高,上面还有长长的两排侧开天窗,所以里面显得特别敞亮;靠大马路一侧的外墙有展示橱窗,会根据季节变化陈列着不同款式的服装和高级日用品;商场里面则是四白落地的高墙、水磨石的地面和带巨大弹簧的弹簧门,在那个年代显得洋气又不是庄重。

另外,当年北京有好几处百货商场都和酒仙桥商场“长得”差不多,就比如我曾去过的什么和平里商场、十里堡商场等等。听说这是因为这些商场都用的同一套建筑图纸。这也算是当时的一个特色吧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仙桥商场建筑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上找了半天,只找到这个五道口百货商场和当年的酒仙桥商场神似,或许也是用的同一张图纸哈哈,图片来自网络】

大商场里,除了刚才提到的各类家具电器、自行车这些大件,还有老百姓生活必须的服装鞋帽、锅碗瓢盆等各种日常用品,以及专门的文具、玩具、药品柜台。所有这些商品,小的就整整齐齐地摆在落地玻璃柜里和高高的货架上,大件就直接立在地上,让人看上去脑海里只会涌起一个词——琳琅满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上一节里我没提到大商场里有卖吃的的。那是因为在这座气势恢宏的主建筑周边,还分布几个“专卖店”。这也是为什么这里是“一片商业区”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张《酒仙桥商场商业区建筑分布图》是根据和同学们的共同回忆并参考网上资料绘制出的。但因为这一片商业区并非同时建成,不同年代的格局是不一样的,我只能绘制出我印象中的80年代的大致情况,不能代表更早或更晚的情况。另外毕竟完全是凭回忆,难免有误差。如有酒仙桥老人儿发现有何出入,请在评论区给我指正。我会根据大家的信息改进我的地图,地图为本人绘制】

大商场东门外十几米,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里面专门卖各类干鲜果品和糖果、巧克力,是小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没钱经常给孩子买零食,平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就是过过眼瘾。又不过,每年新年之前,我和几个同学都会按照班主任的安排,拿着几十块钱班费来这里买上一堆瓜子、花生、桔子、糖果,等开新年联欢会时分给大家,在当年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有钱人的生活。

在干鲜果品店正南,还有一个食品店,我对这里印象不深,大约是卖烟酒糖茶、点心蛋糕的。这里更不是我们小孩子能消费得起的。从干鲜果品店再往东一点儿,转圈儿坐落着一个卖粮油肉菜蛋奶、油盐酱醋的标准副食店,一个照相馆,一个理发馆,以及前文提到的“二食堂”。

在这一圈儿商业网点南边,隔着一个小过道依次分布着一个邮局和一个银行。而这一圈儿网点北面,原本是一块长条形空地。到了80年代末,这里盖起了一个服装店,卖的都是比较时尚的服装鞋帽。我记得那时这个商店已经比酒仙桥商场里的服装区更受欢迎了。

这一片俨然构成了“酒仙桥CBD”里的一个商业副中心。不过我对这里的记忆并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里的照相馆,就是那种有不同风景的背景板、有架在地上的巨大照相机、需要摄影师钻进一块黑绒布里才能拍照的老式照相馆。我相信,大多数酒仙桥家庭都会有几张右下角印着“酒仙桥照相”的照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酒仙桥照相标识的老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仙桥照相馆老物件。通过上面的文字也可证明,照相馆也是酒仙桥商场的一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大商场东边这一大片建筑,在大商场西南门外,还有一个黑白铁日杂店,里面卖的都是诸如煤球炉子、铁皮烟囱、铁锹簸箕、扫帚箩筐一类的东西。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里更无趣。不过顺着这里再往南,有一个我最喜欢的地方——一个不大的新华书店。

我家因为有我和我妹俩孩子,日子过得不算富裕,爸妈基本上不给我们买玩具、零食,但他们却同意给我们买书订报。所以一到儿童节,我会磨着他们带我来这里。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在我软磨硬泡下,爸妈一咬牙花9块多钱给我买了一套48本的《三国演义》小人书。要知道,这9块多钱几乎是他们一个月工资的1/5,折算成现在工资水平至少得一千多块钱!记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地一本接一本看这套小人书;后来每当有同学借着看时,我也觉得特别得意,结果其中有几本就这样借丢了,让我直到现在都懊悔不已。所以后来我始终珍藏着剩下的那些小人书,因为这其中蕴藏着那个年代一对普通工人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三国演义》小人书至今仍然保存在我的书柜里,本人拍摄于2024年5月】

从新华书店再往西,有一条小路将大商场和旁边的十二街坊隔开。或许是因为紧邻“酒仙桥CBD”的缘故,每逢周末这条小路上就会自发形成一个天然集市。附近将台、东风乡的农民会拉着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鱼以及自做的一些吃的、用的来卖,一路走过去颇有些熙熙攘攘的景象。以上这些商业网点,再加上前文提到的、与这里一条马路之隔的冷饮店、浴池,就构成了酒仙桥商场商业区的全部。

如果和现在对比看,这里岂止是一个CBD,甚至是一个初具雏形的shopping mall。对于一个小城来说,这是相当难得的了!最后,这一片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公共场所。它让“酒仙桥商场”成了一个真正的地名。以至于当作为建筑的酒仙桥商场消失了多少年后,这个地名还被艰难地保留了下来。这就是401路和402路公交车终点站的公交场站。

在90年代前,这个公交场站不仅仅是酒仙桥的交通中心枢纽,更是酒仙桥人走出酒仙桥、通向城里、通向外面世界的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仙桥和酒仙桥商场公交场站☆拍自《北京市区交通图》,1978年出版】(未完待续,剩余多节 ,欢迎关注)

此上邻友圈内容入选【酒仙桥邻友圈】微信公众号,获得红包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照片及细节讨论请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邻友圈app查看)

欢迎大家进酒仙桥邻友群一起讨论:

精彩下文已在邻友圈APP更新

到邻友圈APP抢先看!

您看完这位朋友的分享有什么想法呢?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来源:邻友圈APP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媒体/侵删

酒仙桥邻友圈(jiuxianqiao01),为邻友圈旗下酒仙桥社区公众号,爱上酒仙桥,从这里开始!

小编推荐阅读

01

便民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更新中......

02

大家还在看这些

03

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视频

04

本地人都在用的社区互动APP

05

小编微信:bjjiumei 联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