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项起,《玫瑰的故事》就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一路走来收获了太多关注。

一来,导演汪俊和编剧李潇都是都市题材的创作好手,都得到过白玉兰奖的认可,再加上刘亦菲的加盟,充分引发观众期待;

二来,这部剧由近年来在都市剧赛道上领跑的阅文集团旗下新丽传媒出品,尤其是新丽在亦舒IP的改编上经验丰富,还未曾失过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它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如何在女性剧的熟地上种出与众不同的植物?如何应对舆论环境变化带来的观众趣味更迭?如何脱离被“标签化”的命运?

故事追完一半,两个关键词在我脑海中浮现:叛逆、专业。

说它叛逆,是因为它的不迎合。

《玫瑰的故事》写爱情,但不写补偿性的浪漫主义;它写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但不是迎合观众想象的理想主义。它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一个敢爱敢恨的成长型大女主。它不走爽文的捷径,一样让观众很有代入感。

说它专业,是因为它通过实用而极具想象力的符号运用、巧妙的交叉剪辑、细致的影像细节,不断吸引着观众移步正片。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析着它埋藏的符号隐喻;短视频的解说区,无数自来水引导着用户观看原片——在每对爱情结局已然注定的情况下,它用专业安抚了舆论的浮躁,留住了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城市生活越来越精致,网上声音越来越喧嚣,人们的神经不得不在文艺作品里借助更强的刺激和更重的口味来获得安宁的时候,《玫瑰的故事》用叛逆和专业正本清源,为疲软的都市剧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卷入感:从玫瑰到亦玫《玫瑰的故事》首先给我留下鲜明印象的,是人物塑造和场景调度。

原著里,女主就叫黄玫瑰,而在剧中,她成了黄亦玫:亦舒的亦,玫瑰的玫。

黄亦玫美丽且热情,奔放且自由,由刘亦菲来饰演再合适不过。黄亦玫打扮时髦,滑板轮滑出场飒爽迷人,因为招男孩子喜欢常惹来“麻烦”,但她从不放在心上,因为错不在己,凭啥多生烦恼,主打一个精神不内耗,堪称“人间清醒”,俨然一幅当代独立女性的做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难道《玫瑰的故事》要给我们上演一出都市大女主的恋爱爽文?

主创迅速告诉观众,不是。与行业精英庄国栋(彭冠英 饰)相识之后,黄亦玫上头了,熬夜做项目策划案,只为借机与他接近;让哥哥黄振华(佟大为 饰)出谋划策,屡出妙计引起庄国栋的注意,最后更是打起直球,一通电话互诉衷肠。

在观众的认知里,刘亦菲即使是谈恋爱,也该是清冷理性,而《玫瑰的故事》却挖掘了黄亦玫情感需求旺盛的那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意思的是,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剧集的场景风格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著写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编剧结合观众喜好和自身的写作特点,将故事移植到了新世纪初的北京。

但值得玩味的是,除了开篇时的场面调度还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之后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摩天大楼的办公室、现代感十足的餐厅,以及逼仄但温暖的家里。透过这些场景的窗户,观众可以看见闪烁的灯火和其他建筑物,唯独看不见一座城市特有的性格——它们仿佛可以出现在新世纪之后的任何一个大都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应当是主创的刻意设计,剧集模糊了地域和时空,为黄亦玫添加了当代独立女性的性格,讲一个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中产家庭女性如何爱人、何以成长的故事,也呼应着时下观众对“自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