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的重男轻女有多可怕,现在的对女权主义就有多反对。

近日,一个来自上海的大爷在某一街边采访中直言现在是“女权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表示,现在很多大城市都“重女轻男”,觉得生男孩很吃亏,压力大不说,还要看儿媳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对于大爷此种观点,有网友却并不赞同,认为当今还是男权社会,如今女性地位不过稍微提高了一点就看不了?

重女轻男,女权社会

6月3日,在上海的一个街头,某一街头博主采访了一位大爷,大爷分析男女关系变化对养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说:如今的社会是女权社会,在大多数家庭当中都是女人说话算数,所以现在有百分之80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生的孩子是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女儿的家庭日子过得都很好,孩子结婚不用管,还能收彩礼,有好酒喝、有好烟吸,出去旅游女儿全都报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生儿子的家庭,要奋斗半生给孩子攒老婆本,买房子、买车子、挣彩礼钱,儿子婚后还要看儿媳妇脸色,帮忙带孩子,就连自己的退休工资也保不住,全都补贴孩子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还要事事听从儿媳的话,公婆在家毫无尊严可言,无人帮衬。

而且大爷对于男女平等关系也极其不忿,称在这个社会中对男同胞来说很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里,男女吵架,女的摔门而走,把孩子丢男人,自己出去潇洒,男人却要在家带娃做家务。

大爷认为这都是“富养”女儿的结果,对此他十分反对“富养”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讲这个社会把女人捧的太高了,过去年代是将女性捧个半边天,随着女性地位不断升高,现在不是半边天不是彻底的一片天。

这个大爷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通过四个方面来佐证他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女关系变化影响老人养老

首先就是养老问题,大爷认为生男生女极大地影响了养老生活的幸福感。

与当时旧社会现象正好反了过来,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社会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爷说在现在的大多数家庭中,女性的话语权高于男性的话语权,男人事事都要以女人为先。

正因为男女关系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如今老人养老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谁家生女儿谁家的日子就好过,谁家生儿子谁家就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方父母想要出去旅游,也不用帮忙带小孩,还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女儿女婿出钱,不用上上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男方家父母,事事都要看儿媳脸色,当婆婆的要给儿媳妇带孩子,带的不好难免还会落埋怨,更不用说有时间出去旅游。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请您等待5秒钟,再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本篇文章了。点开广告是免费的,请不用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到逢年过节,女儿女婿还会大包小包的准备各种礼品点心带去女方父母家。

但是做公婆的每个月还要将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儿媳儿子,给他们拿钱花,即便他们成家了也要啃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有儿子儿媳给公婆出钱旅游的,但是这种个例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大多数家庭还是生儿子的多,老思想讲究传宗接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养儿防老,但大爷却说靠儿子不如靠自己,养儿子根本没有用,儿子都听老婆的。

怎还敢将自己全部寄托都放在儿子身上,那不就等同于放弃养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公婆和儿媳产生矛盾时,即使当父母的受了委屈,儿子也会向着儿媳,因为在一个家庭中,老婆的话大于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上海,女性在家庭里的地位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其次就是四川,女性因性格火辣而出名,在“御夫”之术上更是大有心得,所以在四川有一方言叫做“耙耳朵”,是对男子怕老婆的一种称呼。

所以在很多家庭中,儿子面对婆媳矛盾时,都是无所作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才导致儿媳在整个家庭中占主导位置,公婆都在忍气吞声这种现象已存在很多家庭当中。

尤其是生儿子的家庭,更是感同身受,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当婆婆的更甚。

有的父母在儿子还没结婚时开始变得无比焦虑,还有更夸张的,网友说儿媳妇把婆婆气出了癌症,快死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一部分父母开始对儿子结婚感到恐惧,不仅如此,儿子结婚还会花费大量的财力才能让儿子娶上媳妇。

结婚彩礼压垮公婆

其实结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男女双方准备谈婚论嫁时,双方父母会约在一起吃吃饭商量结婚事宜,此时饭局就成了谈判局。

房子,车子是标配,另外还要给彩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视剧《你是我的眼》中,就有一段女方要彩礼的经典片段,看了才知道原来结婚是要将男方家底全都掏空。

结婚的首要条件就是“一静一动”,静就是买一套不低于100方米的市区房子一套,动就是就是买一辆不低于10万块钱的轿车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内的家具家电都要包括,房产证上还要写上女方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礼要求“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紫色的5块纸币,一千张红色的老人头,再加上绿色的50元诺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还需准备五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各一对。

对于家庭条件好的不说,但是普通的家庭面对如如此大的压力确实顶不住,儿子一结婚,父母就到了贫困线以下的生活状况。

相对生女儿的家庭来说,结婚这些房子车子要求都不存在的,嫁妆也不需要太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女方收的礼金都给了她的父母拿去玩了,出去旅游什么的,不仅如此女儿女婿还会给老丈人备上好烟好酒,做公公婆婆的就很少有这个福气能享受如才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也有网友对大爷的看法表示不认同,说给女儿要彩礼只是为了在这还不稳定的婚姻中为她得到一个保障,后期都会还给女儿又带回到婆家

而且现在的父母对儿子对女儿都一样,女儿结婚同样也会出一样的嫁妆,从上学到工作不求一分回报,只为她日后的生活能过的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谁都没错,只是各有各的看法,本身结婚要彩礼这件事一直都是争议很大的问题,根本无解,而房子车子看对方经济情况来论,不能以偏概全。

“富养”女儿毁了多少家庭

而大爷最后一个的观点,更是引起众多网友的怒火。

原来。他十分反对“富养”女儿这一观点,认为“富养”女儿到最后坏了多少家庭,言语犀利,用“任性”、“娇生惯养”来形容现在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觉得,女孩因为原生家庭太过娇惯结婚后也改不了本质,与丈夫一言不合就吵架闹离婚,连孩子也不顾直接丢给婆家。

自己外面玩,再结识一些异性最后把持不住红杏出墙,然后和丈夫离婚,还能再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现在男多女少,所以女人根本不愁嫁。而男的二婚还带娃想再婚就是难上加难,大爷认为这个社会对男性太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大部分家庭还是想生儿子,这个社会还存在着不少的重男轻女的家庭,要不然怎会出现男的多到娶不到老婆的现象。

而且大爷所说情况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父母会将自己的女儿教的如此不自爱,更不会有父母教自己女儿结婚就要撒泼任性导致婚姻破裂,毕竟两个巴掌拍不响,究竟谁对谁错?

家庭中男女分工难以平衡

社会对男性公平还是对女性公平,拿来比较本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不同,女性结婚后大多数都要生儿育女,所以在事业上女性就要做出一部分的牺牲,所以男性在家庭中就要负担其大部分的经济来源。

而女性就需要在家养娃,负责家里的油盐酱醋,和全部的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大爷缺认为做家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洗衣服有洗衣机,做饭有烤箱,炸锅各种锅具辅助。

不理解为什么女性要叫苦连天的,最后还要男的过来做家务,从男性视角来看女性不用挣钱待在家里就是在养尊处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带娃本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还要操持家里的家务,家里有老人年纪较大身体不好的,照顾老人的责任也要落在女性身上。

再加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女性同样也要出来上班,和男性一起分担家庭经济,所以女性不比男性做的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一部分家庭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现象。

一个家庭当中,不仅夫妻之间有矛盾,公婆与儿子儿媳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

大爷讲年轻人根本不去理解做长辈的,而做老人必须要理解他们,不理解就无法沟通,不听年轻人的话就要有代沟, 必须顺从年轻人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老人强硬要求孩子什么,就直接上升到道德绑架,是在PUA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他还说当今很多大城市的人都“重女轻男”,想要女儿不想要儿子。

对此有网友深表赞同:生男喜一时,苦一世,生女苦一时,喜一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当今几乎没有传宗接代这一说法了,所以在城市重,大多数家庭还是愿意生女儿,认为生女儿的压力小,但在农村普遍还是生男孩的多。

因为在农村有田地,干农活需要体力劳动力,毕竟男女在力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农村还生男孩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虽然说现在很多家庭都愿意生女孩,生女孩的比例也确实在上升,但是总体来看这个社会还是男性居多。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男的娶不上媳妇,

对于大爷说法,只能说是部分现象,想稳定一段婚姻,只有共同努力相互珍惜才能走得长久,不管儿媳还是女婿,对待父母更应该有同理心,多包容他们,尊老爱幼尤为重要。

魔都溜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