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在园儿童人数4092.9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可以说基本做到了人人有学上,有书读。

但在封建王朝时期,无论是读书,还是上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部分平民儿童无缘学堂,只能获得来自长辈的生活经验。有资格进入古代版幼儿园的,大都是官宦贵族子弟。

根据《礼记·王制第五》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庠”、“序”、“学”、“东胶”等都是当时的学校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商周时期皇室子女的教育都是由国老(告老退休的重臣)、庶老(告老退休的士人)来教导的。而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非常在乎儿童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古代幼儿园的雏形——孺子室。孺子室设专人负责幼儿教育:子师、慈母和保姆。

子师主要是教育幼儿善良懂得是非大道;慈母负责审视孩子们是否被欲望左右,坏了其本性;保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她们跟皇子、宗室子弟们居住在一起,没有特别事情不允许跟他人往来。

邸第,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东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下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弟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

一方面是让皇家子弟早日学会治国安邦,另一方面教育王公贵胄的子弟们不要奢侈淫逸,不学无术。邸第确立了教育宗旨、管理制度和教学内容,对于后世教育界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时期则出现了最早的儿童启蒙教育管理机构——娃崽馆,后易名为“育才馆”。娃崽馆将太平军官员及辖下的子侄辈,送入馆内集中管理教育,学习太平天国自编的幼学教材。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官办的儿童启蒙教育管理机构。

除此之外,古代官学体系中基本不存在针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因而民间的儿童启蒙大都由私塾承担。私塾又称家塾、塾馆,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教导的学生下至四五岁,上至二十几岁,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课目设置分为启蒙、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塾以外也存在一些慈幼机构。但这些慈幼机构与如今以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相差甚远,更接近如今的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史书有记载的第一次政府大规模创办慈幼机构在北宋时,中央和地方性政府成立了两大类育幼场所:第一类是慈幼局,第二类是举子仓。

慈幼局主要收养弃婴。《宋史‧理宗本纪》载:“癸亥,诏给官田五百亩,命临安府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初生婴儿,仍置药局疗贫民疾病。”举子仓更偏向慈善基金会,补贴贫寒家庭教养子女。《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有记载“民俗,生子往往不举。公创举子仓,凡贫不能举子者.以书其孕之月而籍之.及期.官给之米.而使举其子.所全活甚众。

宋代时对孤幼的救济呈现制度化、普遍化、专业化的特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

综上所述,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这一概念,但已经存在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照顾的机构。这些机构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也呈现出分布不均,水平不一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