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也称之为多重人格、解离性人格。与之交往的人会感觉他们就像是变脸大师,他们敏感多疑、狂妄自大、反复无常、仰或间歇性暴怒让人无所适从。这跟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他们认为人生本应该是舒适跟顺利的,但命运偏偏跟自己开起了玩笑,让自己吃尽了苦头。

为了不向现实妥协,就塑造了自己的另外的身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自行其事的时候,会让周边的人受到强烈的冲击。当我们普通人尝试过了生活的苦头,可能会被生活驯化的乖巧懂事,我们就会放低身段调整姿态,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相对于人格障碍群体,他们从来不会从自身内在的世界寻求解决的方法,而是从外界、从他人那里找原因跟答案。秉承人定胜天的态度战天斗地改造他人,这势必是场艰难奋斗的鏖战,常常会以失败而告终导致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的人很难与他人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费尽心思的想要塑造与众不同的优越感,来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由于无法确定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跟观感,就会让自己陷入恐惧的情景。这种潜意识层面的不安全感,会使人捕风捉影地胡乱猜忌,风马牛不相及地对号入座,导致内心与外在是非不分主次混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自己头脑投射的影像当成为真实的情况,就会导致偏激、固执、多疑、嫉妒的人格特质。跟抑郁症等等心境障碍不同的是,人格分裂往往会把这种原因归咎于外界跟他人。

心理学家舒茨汉克形容人格分裂是对自我的背离。一个人格分裂患者上一秒钟他会显得超凡杰出像是旷世奇才,下一秒中又跌入平庸跟不足的深渊。把所有的意识全部消耗在以上的矛盾跟斗争当中,无法做到心理的成长。看起来他们的言行,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任性妄为、反复无常、黑白颠倒,困在自己设定的囚笼当中,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高度的孤立跟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识疗法TOC提出整合人格的观点。如果说主体人格就像是一棵大树,那么其他的人格就好比说横生的枝桠,它不断抢夺主干的营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整合人格,让心理成长起来,我们必须要转换意识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人际障碍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学会反自省,并不是要在头脑当中批判自己,而是要学会寻找头脑的恐惧,找到潜意识层面不安全感的源头。其实你必须要学会真诚,当你开始真诚地面对自己,你就不需要通过头脑的掩饰来创造出另外一个人格。

我们一定要向一个旁观者来看待头脑的鬼蜮伎俩,我们才能够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终极的目标上,那么我们的人格才能趋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