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谭铁牛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作出深入阐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深刻领悟、全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持续深入推进学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要求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教师,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党建领航,强师德教育之基。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为教师队伍建设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召开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统筹规划与部署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强化交流调研,组织开展“科教报国,争当先锋”主题研讨、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等,重点围绕激励教师传承南大优良传统、勇担科教报国使命,谋划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引领的切实举措;开展动态摸底工作,深入教师群体谈心谈话,做好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强化基层建设,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等工作情况纳入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持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二是突出思想引领,铸师德垂范之魂。突出精神引领,全面做好教育涵养。开展全校“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举办多场理论学习专题报告会,组织师生线上线下收看“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召开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两周年报告会;深入开展国情社情研修,举办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再创佳绩,争做表率”专题研修班、“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国情研修班。突出发展引航,扎实做好教师分类培训。将师德教育培训纳入全校新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必修内容和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第一课;打造多层级导师培训体系,召开“创新与育人”研究生导师交流会,组织院系级导师培训,实现院级培训全达标、新晋导师岗前谈话全覆盖。突出服务引导,细致关心教师工作生活。举办教职工荣休暨入职典礼,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引领的仪式感,实现精神传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建设启用“健康小屋”,举办教职工心理健康培训活动,注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典型选树,扬师德先进之优。注重榜样示范,大力宣传李四光、程开甲等南大老一辈科学家先进事迹,营造崇尚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的良好氛围。注重培优树典,积极开展南京大学“师德先进”“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典型,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注重辐射带动,举办“榜样与传承”报告会、劳模大讲堂等活动,组织教师参与“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视频拍摄,讲述学校“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校训在新时代的故事,展示学校教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生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力,用好多媒体矩阵,引导教师自觉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四是严格考核监督,固师德建设之堤。严格把关,开展师德考核评价。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把拟聘人员师德评价、教师推荐人选师德审核以及年度师德考核三道关口。严明红线,强化师德警示教育。举办“涵养师德 美其道 慎其行”专题报告会,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月”主题活动,持续加强警示教育,把严格的制度规定与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引导教师自律自强,形成自觉践行良好师德、维护良好师风学风的有利环境。严守底线,做好师德监督查处。构建校院两级监督平台,实时关注师德师风动态,组织院系党委做好师德师风现状摸底、风险排查和年度自查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坚持对师德违规“零容忍”,严惩师德失范行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下一步,南京大学将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共同构建齐心协力、关联有序、高效运转的学校大教师工作格局,推动教育家精神在南京大学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大先生”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