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许许多多的湖湘儿女投身革命洪流,这里也有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刘英也是其中一位。

毛主席的伟人风范、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艺术,给刘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令人意外的是刘英和张闻天的结合也是毛主席促成的,刘英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毛主席也曾评价过:“刘英才是真正了解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英

毛主席巧救刘英

刘英1905年10月4日出生在湖南长沙一富户人家中,由于家境优越,所以刘英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4年刘英在读书的时候受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因此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全国几乎都笼罩在可怕的“白色恐怖”之下,刘英被安排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临行前一周,她和省委秘书长林蔚结婚了,本以为会幸福的生活下去,殊不知这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没过多久林蔚就牺牲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刘英痛不欲生,但她知道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于是振作起来,继续为组织工作。

1929年刘英被党中央派去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张闻天是中山大学的教授,所以两人是师生关系。此时的两人可能还想不到,他们之后会成为夫妻。

1932年刘英学成归来,次年刘英被分配到少共中央局工作,先后担任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位。由于刘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当时她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因此在中央苏区的女同志中也是一位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和刘英

有一天刘英去看望张闻天,张闻天见到之前的学生很是高兴,当时毛主席刚好也在,张闻天便把刘英介绍给毛主席:“这是刘英同志,是我的学生,她也是湖南人!”

毛主席一听刘英是湖南人便来了兴趣,十分亲切的说:“那和我还是老乡呢!”

刘英见到毛主席也是十分激动的,其实在入党前刘英就对毛主席的名气略有耳闻,后来听说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后,对他的崇拜之情更是日益增多。

之后毛主席和刘英聊了很多,在得知刘英的老师是周以栗的时候,毛主席格外高兴,原来周以栗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的同班同学。

后来刘英回忆道:“我的老师是毛主席的同班同学,由于这一层关系,所以他对我更加关心和爱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刘英对毛泽东的深入了解,还离不开周以栗的影响。刚到瑞金,周以栗就和刘英谈到过当时毛主席所受到的种种委屈,并告诉她说:

“现在有人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我就不同意。照润之这一套做,打破了‘围剿’,巩固、扩大了根据地,依我看山沟里的就是能出马克思主义。”

那段时间刘英也可以说就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耳濡目染,深深地感受到了毛主席做群众工作的艺术。

1934年9月扩红任务很重,刘英也因此忙得团团转,她除了每天按规定天天用电话向直接领导李维汉汇报工作外,还需要每天到毛主席那里去请示。

10月初的一天,刘英正在为扩红的事情发愁,毛主席突然找到刘英,告诉她:“刘英同志,你现在马上回瑞金,有特别任务交给你!”刘英一脸疑惑地问:“什么特别任务?扩红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不能走。”

见刘英不肯离开,毛主席十分着急,眼神中也有点欲言又止的感觉,他无奈带着警卫员走了,几分钟后毛主席再次返回,郑重的告诉刘英:“刘英,你一定要走,不能不走,有特别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维汉

刘英虽然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离开,但她从毛主席的眼神中得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当毛主席走后,刘英接到李维汉的电话,通知她立刻返回瑞金。

刘英的回答也是一样的:“我在于都扩红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李维汉直接回答道:“任务没有完成不要紧,你现在必须要赶回来,完成一个特别任务!”

毛主席和李维汉都让刘英赶回来,都提到了“特别任务”这四个字,这让刘英感觉事情不简单,随后立刻收拾东西和警卫员赶回瑞金。

回到瑞金后,刘英连忙来到毛主席的住处看望他,毛主席看到刘英回来瞬间如释重负,说:“你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就掉队了!”

这时刘英才知道,原来毛主席一直叫自己回来是因为长征要开始了,如果自己还在于都,那么将会赶不上大部队,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掉队”。

毛主席当红娘无望?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当时除了红军野战部队外,还有由军委机关组成的一个纵队,名叫“红星”纵队,而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机关也组成一个纵队,名叫“红章”纵队。

刘英在红章纵队担任巡视员,分别管理无线电和政治思想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和毛主席、张闻天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张闻天

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在会议上毛主席和张闻天合作,坚决反对博古做出的报告,批判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重新掌握兵权,张闻天则接替博古在党中央负责。遵义会议前后是毛主席和张闻天在政治生涯中,相互配合地最好的时期。

遵义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看出张闻天对刘英有意,就想为他们两个牵线。

1935年底,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城,当刘英得知毛主席和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的时候,便去探望他们。

刘英进屋后没有见到毛主席,问道:“毛主席怎么不在?”张闻天回答:“去前线了。”刘英又问:“那王主任呢?”

“去总院治疗了。”张闻天一边说一边请刘英进屋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英和张闻天

春寒料峭,遵义相当冷,屋子里生了一盆火,暖烘烘的。刘英坐下后,张闻天递给她一杯水,他们都是很健谈的人,如果是往常其他人都在的时候,他们聊得无拘无束,然而此时却有些拘谨。

张闻天没有说话,脸不知道是被火烤的还是怎么,看起来有些泛红,几次想要开口和刘英说话,但最终还是欲说还休。

刘英本就很敏感,她看出张闻天想要说话,但却不好意思开口询问,于是两人就这样坐在火盆旁烤火。

冷场了许久后,张闻天终于忍不住了,开口询问:“刘英同志,我觉得我们对彼此很了解,我希望我们不仅是普通朋友关系,而是……”

张闻天说到这里没有继续下去,他一来是不好意思继续开口,二来他认为刘英一定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刘英听到这里有一瞬间的愣神,她直接回答道:“我之前就有过计划,五年之内不结婚!”

张闻天知道如果再继续这个话题就会有些尴尬,随后转向其他话题,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有一次毛主席碰到了刘英,十分关心地说:“刘英呀,你应该找一个爱人了。”

刘英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毛主席,主席接着说:“我看张闻天这个人就很不错!”

刘英听后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话。毛主席看到这里有些着急了,他问道:“你怎么不回答呢?是看不上人家吗?”

刘英还是不回答,只用摇头来回复毛主席。毛主席不生气,亲切的问:“你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你悄悄告诉我,我帮你!”

刘英知道自己不能继续摇头逃避了,她回答道:“没有,我心里没人。张闻天同志确实很不错,但我不想再进一步。”

毛主席听到这里不再询问下去,是啊,婚姻还要靠自己拿主意,别人只能促成,但不能替他人做决定。

尽管毛主席不再询问,但他心里还是想促成刘英和张闻天的。某天毛主席指挥红军打了一场非常完美的胜仗,刘英到住处看望他。毛主席心情很好,没有忘记“红娘”的职责,他问刘英:“我看张闻天对你有意思的……”

还没等毛主席说完,刘英十分不好意思地说:“毛主席,你不要这样说,我之前说过了,不到新的根据地,我就不结婚,如果怀孕、生孩子可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贺子珍

毛主席听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贺子珍,贺子珍身怀六甲还在赶路,生孩子负伤,还差点丢掉性命,想到这里毛主席便不再劝了。

刘英不是不喜欢张闻天,她内心深处对张闻天也有一定的好感。刘英之所以拒绝张闻天是因为她对婚姻有些恐惧,她亲眼看见长征队伍里那些身怀六甲的女同志所受的罪。

最重要的是许多女同志在长征途中生下孩子,连孩子的面都没见到就被送给老乡了,这对一位母亲来说是一个酷刑。

毛主席促成张、刘两人婚姻

1935年4月的某一天,刘英收到了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调刘英同志到中央队代替邓小平同志工作,立即前往报道。

刘英看到这里有些疑惑,她不知道组织为什么要这样决定,她拿着纸条到中央队报道后见到了毛主席和王稼祥,还没等刘英开口询问,毛主席就问她:“你知道是谁提议你来的吗?”

刘英一脸疑惑的回答:“难道不是李富春吗?”毛主席摇摇头说:“不对,是我提议你来的。在后梯队太累了,小平同志上前方了,你就被调到这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和刘英

就这样刘英担任中央队秘书长,从此张闻天和刘英开始了朝夕相处的合作式的工作。因为两人接触得多,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直到此时此刻刘英才明白毛主席为什么将自己调过来。

有一次行军到达宿营地后,刘英去安排领导人的住房,这家院子里有4间房子,刘英分别给毛主席、张闻天、王稼祥各一间,还空出一间,毛主席对刘英说:“这间房子就给你住吧。”

就在这个时候政治局委员陈云赶来向中央汇报工作,刘英见后对陈云说:“陈云同志,这间房子你住!”

毛主席连忙向陈云使了一个眼色:“你不能住在这里,你住在这就成了天河,把张闻天和刘英给隔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云

陈云听到这瞬间明白,笑着说:“我懂,我都懂,我挪窝,给他们搭鹊桥。”

张闻天满脸通红,刘英连忙出来替张闻天解围:“你们不要总这样,人家没有那个意思,你不能老开玩笑,欺负老实人!”

毛主席还是风趣地对刘英说:“你住在这里,张生就不用‘日落黄昏近,抱琴候知音’,就可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说完毛主席哈哈大笑,转向张闻天:“‘张珙’呀,你说是不是啊?”

刘英听到这里脸也瞬间通红,房间里只剩下满脸通红的刘英和张闻天,以及毛主席等人的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途中

在毛儿盖,中央决定组织左路军和右路军经草地北上,党中央随右路军行动。

在过草地之前,大家做了一点准备工作,主要是准备一点吃的。这个时候前方部队给中央送来了一头牦牛,警卫队把它宰了,牛皮和内脏煮出来大家分了吃,牛肉则制作成牛肉干,每个人分一点。

贺子珍当时在休养连,身体不是很好,因此她的东西要比徐特立、董必武等人多一点。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后很是生气,他把刘英找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贺子珍的食物怎么可以比徐老他们多?”

刘英回答道:“这件事不归我管,是警卫队长分的。”毛主席说:“你替我问问,我可不能搞特殊,一定要给这几位老同志补上。”

刘英找到警卫队长,将这件事说了出来,这让警卫队长很是为难:“这怎么办?现在已经分完了,就剩毛主席、洛甫等几位首长的了。”刘英说:“毛主席说了要补,可不敢不补。”

警卫队长只好从这些领导人的份子里割下来点,补给几位老人后,毛主席才放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英(左一)张闻天(中间)

1935年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程子华等人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师,终于取得了战略大转移的伟大胜利。

有一天张闻天对刘英说:“你看,红军现在到家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个家了?”刘英想起了当初自己说过的话,再看看面前一脸真诚的张闻天,她害羞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当天晚上两人将铺盖搬到一个地方,就算是成了家。大家也知道当时的条件不是太好,所以并没有举办婚礼。当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十分高兴,毕竟他可是强力促成张闻天和刘英结婚的。

这天毛主席一走进张闻天和刘英的窑洞,就大声地说:“你们结婚要请客,结婚不请客我们可不承认啊!”

张闻天满脸笑意地站在那里,面对毛主席的调笑,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在这个时候刘英站出来说:“毛主席,我们可是无产者,一无所有,这个客要怎么请?”

毛主席还是要求他们请客,一来庆祝两人结婚,二来也可以庆祝红军胜利。张闻天和刘英听后脸上虽然是火辣辣地疼,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闹了一阵洞房,用手势请大家安静下来,说:“我是真心实意地给你们贺喜来了!”

由于当时条件实在是太过简陋,政治局会议经常在张闻天和刘英的窑洞召开,刘英在家的时候也不回避,一边可以照顾他们生活,一边也需要参加某些会议。

毛主席和江青结婚,只有刘英祝贺

1937年底刘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中央决定送她去苏联治疗,当时前往苏联的名单本没有贺子珍的名字,但当时她和毛主席吵架,再加上贺子珍身体确实有些不好,所以她想去苏联进行治疗。

办事处的处长林伯渠将这件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拿着电报去找张闻天征求意见,张闻天说:“你同意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

就这样贺子珍和刘英一起前往苏联治病,在她们临走前,毛主席特意找到刘英,让她多多照顾贺子珍,在苏联多学点东西。刘英知道毛主席想提高妻子的文化水平,她点点头答应:“你放心,我一定帮助她!”

经过苏联一年多的治疗和休养,刘英的身体好了许多,人也胖了不少,但非常可惜的是贺子珍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原来当初贺子珍是怀着身孕来到苏联的,生下一个男孩后却因为得了肺炎而去世,贺子珍悲痛欲绝。

1939年初,任弼时来到刘英的住处,给他们看党中央的电报:蔡树藩、刘英立刻返回延安,钟赤兵和贺子珍继续留在莫斯科学习。

刘英看到这个电报是有些疑惑的,因为她不懂组织为什么不让贺子珍回国,她只好带着疑问返回延安。

直到回国后刘英才知道,原来毛主席和江青结婚了。当初有很多人都反对两人结婚,然而刘英得知这件事却是不同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江青

回到延安的第二天刘英就去看望毛主席,还没进窑洞,刘英就大声地说:“老毛,祝贺你啊!”这应该是毛主席结婚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听到不反对他婚姻的话了,这让毛主席高兴极了。

毛主席一拍大腿,说:“刘英同志,你才是真正了解我的人啊,这件事有不少老同志都反对,你可要给我做解释,做宣传。”

刘英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祝贺毛主席和江青结婚的人,刘英这样做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她觉得婚姻是自己的事情,是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当然刘英也没有忘记毛主席当初嘱咐她好好照顾贺子珍的话,她将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如实告诉给毛主席:“贺子珍同志失去了一个孩子,她大多数时间都在伤心,没有时间学习。”

刘英说完这些话顿了顿,一脸惭愧地说:“主席,您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完成。”毛主席听到贺子珍的经历后沉默了许久,刘英理解地说:“你身边确实需要有人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闻天和刘英

195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张闻天、刘英因此受到牵连,1969年10月以后张闻天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某天他郑重地对刘英说:“我死后,替我把补发的工资和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我的党费。”

刘英强忍着眼泪点点头,张闻天没有看到刘英点头,也没有听到她回答自己,所以便让刘英拿来纸笔写下字据。刘英终于忍不住了,哽咽道:“难道你还信不过我?”张闻天笑了笑,千言万语全由这微微一笑表达了。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因肺气肿、心绞痛频频发作,导致心脏病猝发,跌倒在地,再也没有醒过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刘英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提出要前往北京向毛主席的遗体告别,心情迫切的刘英没有等上级批准,便赶到北京。

刘英先是找到中组部,要求瞻仰毛主席遗容,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得到了否定回答。

随后刘英又给叶剑英写信,提出自己想要瞻仰毛主席遗容的请求,叶帅亲自批准,这也使刘英完成了向她年少时就敬仰的伟人作最后告别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英和张闻天

2000年8月30日是张闻天的百年诞辰,在刘英那摆设朴素的客厅里,张闻天的大幅照片挂在中央,照片下是插成“心”字状的数十朵新鲜的深红色玫瑰。

95岁的刘英每天都默默地注视张闻天的照片,注视张闻天那双充满了睿智的眼睛。在他们共同生活的40年中,彼此的目光就这样真诚地交融。

2002年8月26日刘英因病去世,享年97岁,她的生命航船划过了多少惊涛骇浪,有多少熟悉的人在她面前走上历史舞台又渐渐离去。历史如海,思绪如潮,往事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