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当中国订购的苏27飞机飞经蒙古领空时,为什么会遭到立即离境的警告和开火的威胁?这一事件背后有哪些国际政治或军事紧张因素?这种威胁对中蒙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话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咱们国家空军那叫一个“望眼欲穿”啊。为啥?放眼世界,欧美国家那都是清一色的先进战机,啥F-15、F-16,那叫一个眼花缭乱。咱们呢?主力机型还是歼-7、歼-8,这就好比拿着小米加步枪去跟人家洋枪洋炮干仗,你说心里能不慌吗?

这时候,咱们把目光投向了北方邻居——苏联。当时的苏联,那可是军事强国,手里握着一张王牌——苏-27战斗机。这苏-27,那可是战斗机里的“扛把子”,机动性超强,号称“空中手术刀”,雷达看得远,导弹打得准,简直就是咱们梦寐以求的“神器”啊!

于是,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中苏两国终于在1990年签署了引进苏-27的合同。这可把西方国家给“羡慕嫉妒恨”坏了,各种阻挠、施压,就差没直接上手抢了。但苏联这回也是铁了心,顶住压力,坚决履行合同,在1992年,首批苏-27战机终于飞抵中国,加入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苏-27的到来,那可不是简单的“锦上添花”,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咱们空军的技术劣势一下子就被大大改善了,终于有了能跟西方先进战机掰手腕的“底气”了。更重要的是,苏-27的到来,也让我国航空工业看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借鉴了大量先进技术,为后来歼-10、歼-20等国产战机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苏-27,就没有中国空军的今天。

这苏-27虽然好,但要想把它顺利弄回国,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运输就是个大难题。你想啊,这苏-27可是大家伙,光机身就有20多米长,翅膀张开也有十多米,一般的运输机根本装不下。而且,这战机可是宝贝疙瘩,磕了碰了那都是大事儿,所以必须得用专门的运输机,还得小心翼翼地拆卸、包装,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好不容易把战机装上飞机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当时中俄两国的港口条例还没完全统一,咱们这边说要这样,那边说要那样,手续繁琐,沟通起来那叫一个费劲。就拿卸货来说吧,咱们习惯用叉车,人家苏联习惯用吊车,两边谁也不服谁,最后还是经过反复协商,才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总算是把战机安全卸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运输上的麻烦,还有一件事儿也让人哭笑不得。当时咱们除了引进单座的苏-27SK战斗机,还想要两架双座的苏-27UBK教练机。这教练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训练飞行员的。可就在咱们准备签合同的时候,苏霍伊设计局突然“哭穷”了,说他们资金周转困难,这两架教练机要是按照原价卖,他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咱们一听,这可不行啊,人家都困难到这份儿上了,咱也不能落井下石不是?于是,经过友好协商,咱们决定以“友情价”购买这两架教练机。这价格嘛,说是“友情价”,其实也没便宜多少,但咱们图的不是钱,是这份情谊!

这苏-27从俄罗斯飞到中国,可不是一路顺风,中间还发生了一段“惊险”的小插曲。

当时,为了避开一些敏感地区,苏-27的飞行路线可谓是“九曲十八弯”,先是从俄罗斯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起飞,途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然后在俄罗斯的几个空军基地进行短暂停留,补充燃油,最后再飞往中国。

其中,最关键的一站,就是位于蒙古国德日达的一座空军基地。为啥要选择这里呢?因为这里距离中国相对较近,而且基地的跑道条件比较好,适合苏-27这种大型战机起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在苏-27编队进入蒙古国领空后不久,意外发生了!蒙古国的地面雷达突然发现了这些“不速之客”,并立即发出警告,要求他们立刻离开蒙古国领空。

这可把飞行员们给吓了一跳,要知道,这苏-27可是带着“任务”的,要是因为这个耽误了行程,那可就麻烦大了。于是,飞行员们赶紧跟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说明了情况。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中俄蒙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允许苏-27编队继续飞行,但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航线飞行,不得偏离,而且,还得向蒙古国支付一笔“过路费”。

这“过路费”虽然不多,但也让大家哭笑不得,敢情这天上还有“收费站”啊?不过,为了能让苏-27顺利抵达中国,这钱该花还得花。最终,苏-27编队在缴纳了“过路费”后,安全通过了蒙古国领空,继续飞往中国。

话说这蒙古国也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20万美元的“过路费”,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不过,俄罗斯那边倒也爽快,二话不说,直接掏钱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当时中俄两国的代表还为此进行了一番“友好”的磋商。中国代表笑呵呵地说:“老大哥,你看这事儿闹的,都是社会主义兄弟,怎么还收上‘过路费’了呢?”俄罗斯代表也打趣道:“没办法,谁让咱们的飞机‘不小心’飞到人家地盘了呢?这钱就当是给蒙古兄弟的‘茶水费’吧!”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实际上,这20万美元的“过路费”背后,也反映了当时中俄蒙三国之间微妙的外交关系。

除了这段“空中插曲”,苏-27的交付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小插曲。

比如,有一次,俄罗斯飞行员驾驶着苏-27,提前一天抵达了中国芜湖机场。原来,这位飞行员老兄,在飞行途中因为“内急”,临时决定提前降落。结果,把中国的地勤人员给搞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些“贵客”呢!

还有一次,一架苏-27在芜湖机场降落时,因为风速过大,差点冲出跑道,把在场的人员都吓得不轻。幸好,飞行员技术高超,最终化险为夷。

苏-27的交付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意外。但最终,在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空中巨鹰”还是顺利地飞抵了中国,成为了守护祖国领空的钢铁雄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