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落下了帷幕,不见平台的战报,也不见品牌的战报,那些恨不得每小时公布一次销售数据的大主播,似乎也哑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热搜上,除了平台花钱买来假装热闹的话题,就是无数商家的叫苦,而消费者对于618的相关讨论,更是降到了冰点。

以小柴的社交圈为例,往年这个时候,朋友圈晒单的,群里拼单的,讨论怎么买划算的,都要持续近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今年除了几大平台的工作人员群里丢红包转发相关内容,以及吐槽丧尽天良的APP开屏摇一摇跳转广告之外,似乎看不到任何热闹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平台很努力,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甚至早已隐退幕后的刘强东也重新回到舞台中央跨国操盘,甚至取消了各种让消费者诟病的预售制,将低价作为核心着力点,但消费者为何依然不买账呢?

除了消费欲望降低之外,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电商行业生态正在加速恶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病态阶段,不仅是消费者提不起兴趣,甚至可以说,除了平台自己,商家、品牌、主播们都提不起兴趣,或者说玩不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今年的618,不少的商家表示,忙前忙后一个月,不仅钱赚不到,最后还亏了。

有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618促销,10天销售额差不多有1000万元,但其中仅退款350万元,退货退款380万元,掐指一算,退货率尽竟然高达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其估算,此次为618备的货,尾货低价出完,加上人工、投流、包装等费用,估计要亏50万-60万元。

在这条帖子下方,不少商家现身说法,表示自己的情况也差不多。

什么意思呢?忙前忙后一个多月,还亏五六十万?果然天道不仅不酬勤,有时候,还能让你亏的底裤都不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像这样遭遇的商家,在今年的618不是孤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检索一遍会发现,吐槽今年618「白忙活」的商家比比皆是。

换句话说,虽然像618这样的电商大促依然是流量高地,但具体到商家个体而言,已经很难赚钱了。‍‍

在商家之外,今年的618,品牌方似乎也没有那么上心了,除了看不到战报,也有不少品牌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618,比如今年618一开始,几十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6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还有,某品牌创始人发文控诉如今电商平台的强制运费险:当前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在60%左右,销售到账率仅30%左右。与三四年前60%到账对比形成巨大反差,真是卖了个寂寞。

而另一方面,每年的618等电商大促,本是头部主播们今年似乎也不好过,比如618一结束,小柴就刷到了一份不一样的「战报」。

这份战报对比不分主播去年和今年618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广东夫妇,去年成交额4.5亿,今年6114万,同比下跌86.4%;琦儿,去年1.11亿,今年1292.3万,跌88.46%;潘雨润,去年2952.9万,今年674.8万,下跌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数据之外,头部主播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一哥李佳琦开售前,就直言今年「618」大促是最难的一次。

而李佳琦的这个预言,也在照进了现实,自618一开始,多个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李佳琦今年的销售额大不如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李佳琦之外,罗永浩、董宇辉、小杨哥等头部主播,也是有意无意的「隐退」今年618,比如之前连续3个月稳居抖音带货榜前三的董宇辉,其5月的排名下降至第九。

除此之外,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6月18日下午17点,618大促抖音达人带货榜单(5月24日-6月18日),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排在第10和第11位,疯狂小杨哥排在第17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头部主播,尾部主播的情况则更糟,有数据显示,部分兼职带货主播的时薪仅在20元至25元区间,已经快要低到路边发传单的了

消费者没兴趣、商家亏损、品牌抗拒,大主播们也没有了之前的热情,我们也不难看出,如今电商行业确实有点掉沟里的意思。

出现类似这样的局面,或许根本的原因是,平台逐渐变成了一个吸血鬼。逮着谁就想榨干她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平台为了提升服务,讨好消费者,开始疯狂的通过平台流量等资源裹挟商家,玩起了「平台请客,商家买单」的戏码。

比如仅退款、强制性运费险,表面看上去消费体验上去了,消费者不仅能薅羊毛,甚至买卖东西,没有了任何试错成本,但这都是平台通过抽商家血来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除了这些强制性提升消费体验的服务选项,对商家来说,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平台过度的强调低价,但低价却需要商家、品牌来买单。

商家品牌为了得到平台的流量,不得不屈服于平台,听命于平台,低价叠加仅退款,这对大主播们来说,恰恰是釜底抽薪。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大主播,无非就是流量优势有了更多的议价权,能拿到全网最低,但当平台开始要求商家、品牌把价格降到最低之后,收高额佣金、坑位费的大主播们,还有存在价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至于我们也看到,今年618的直播带货行业,大主播跌倒,但好像店播吃饱了,而这个吃饱,最多也就是面子上。

换句话说,因来自于平台压力,品牌不得不持续的降价,在这种背景下,品牌已经没有能力去找大主播,店播数据飘红的另一面,不过平移了主播的部分。

毕竟店播赢下这一局,那全是因为牺牲利润来的,不然,店播又如何与大主播抗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价格降到不能再降,对于商家、品牌来说,除了店播数据好看之外,利润或许惨不忍睹。

可以预计,如果平台这种「自己请客、商家出血」的经营思路不转变,关于618这样的促销节,商家、主播、品牌这些主要的参与方,躺平的人的会越来越越多。

毕竟大家都是逐利的,当忙死忙活,还要亏钱的时候,谁愿意陪你玩呢?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