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导演贾樟柯说:“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降低了,就是说当我们的文化市场不能够授受更多元的,更国际化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市场的性能是不是逐渐会丧失,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是不是逐渐在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听起来特别扭,说得好像好莱坞的的电影在中国没以前那么香没那么卖座了,是我们的错一样。这波不知该怎么反省好。

贾导演的意思,大概是认为中国其实没有什么文化影响力,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可以给别人提供巨大的利润。因此我们不可以拽,不管别人送过来的是啥样的电影,就算是一坨屎,也应该假装香喷喷地吃下去。

要是我们竟然不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不香喷喷地吃屎,我们就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从而也失去了全部价值。

其实事实跟贾导演认为的刚好相反,以好莱坞为首的外国电影,在中国吃香的程度逐渐降低,是一个非常正常,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并不说我们要排外,什么都得搞自己的,国外的就不好,其实国外来的好片大家都是喜欢的,以后也会喜欢。

不同的只是,以往大家见识比较少,可选择的不多,比较盲目地相信只要国外拍的电影就一定是好电影,哪怕送过来的真是一坨屎,也傻乎乎地吃了下去。而现在观众不太一样了,毕竟见识得多了,好的就看,不好的就骂。这才是接近正常的市场行为。

另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国内影视行业的拍摄和制作水平,跟国外在迅速拉近。至少在画面、场景、视角冲击和震撼程度方面,其实早已经拉平了。观众可选择的空间变大了。

这部分制作水平,主要应该是由技术和硬件决定的,而恰好在这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很容易弥补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仍然有差距的,是在编剧、世界观架构和人物塑造方面。我觉得国内的电影和动画片,现在仍然有只注重画面不注重灵魂的毛病,编剧在一个电影项目里,位置非常边缘。而其实决定一部影视作品好坏的因素里,剧情的作用不说比画面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的。场景再宏大再精美,人物和剧情却十分空洞的电影,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好电影。

这方面观念的转变,接下来应该会逐渐发生,会慢慢认识到内核才是决定一部作品生命力的本质因素。

而前面为啥不受重视呢,其实就是源于贾导演所代表的一代人的文化自卑。他们从本质上不相信我们有故事,能够讲出什么精彩的故事,我们只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哈着腰走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灵魂。

这种自卑客观上,是因为近两百年中国落后于世界所造就的。这代被盖了思想钢印的人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能够更客观、更自信地看待世界的一代人会上来,他们会讲出更好的故事。

我们前面说只要电影足够好,观众就会爱看。其实除了爱看好电影之外,人们还更愿意看与自己生活、生命有深度关联的作品,而不是别人家的陌生故事。别人家的陌生故事虽然好看,但始终有一层隔膜,也无深刻的感触。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元素,都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人们中引起共鸣。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曾经发现,新加坡那些从小接受英校教育的孩子往往“冷漠、自私,缺乏自信”;作为对比,华校的学生“富有朝气活力,守纪律,具有献身社会的精神”。因为前者缺少儒家传统文化的教育,而又不可能完全变成西方人,他们变成了四不像;而后者对传统文化却有比较好的传承。

因此除了引进好电影之外,我们终究需要逐渐恢复自己的文化自信,更多地讲一些属于自己的故事。只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青春,才是自己最关心最珍重,最愿意反复去思考和寻找答案的。

文化影响力从本质上,是由文明的繁荣和强盛程度决定的,跟好莱坞叫不叫座不会有一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