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多年来,中文经历了重大的变革,没有哪一种语言像她这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期,我又翻开了余光中老先生的《翻译乃大道》一书,该书选收了余光中老先生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该书对现代中文逐渐“西化”的境况所表达的担忧,对汉语生态被破坏所感到的痛惜,深刻体现了很多充满情怀的老作家们的语言追求,对中文经典表达的坚持和守护。

余光中老先生在文中提到:“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化西化。”我时常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的中文表达?”以诗词为例,先秦时期流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四言诗句走到了汉代三国略显局促呆板,难以描述古人日渐幽深的情思,于是就有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五言的慷慨悲凉;进而再到南北朝隋唐时期,五言也难抒胸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七言律诗便跃然纸上;再后来,连诗歌这种文体也承载不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于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宋元吟唱传诵至今。可见,中文的表达随着时代的更迭,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展现新的生命力,我们的文化也是如此。究其原因,实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赋予了她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基因。

文化,在悠远的岁月长河中,一直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载体,她由这片土地上的人创造,而又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中华文化从远古开始到了现代,其实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华文化的包容发展有一个自我的主体性

和自身的连续性,外来文化被不断地吸收到中国文化自身的体系里面,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尤其是在当今,科技和社会管理方式的日新月异,也在很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旧时“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强烈的思念文化,慢慢地被三百五十迈的高铁冲淡,取而代之的是随时可见的淡定和碰面时的平静;旧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家国忧伤被随意点开的社交软件所抚平,手机屏幕上出现的父母、兄妹、子女的笑脸让自己的前行之路少了一些踌躇,多了几分昂扬向上的底气;旧时“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选拔,到而今演化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相互尊重,行业平等、岗位平等的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旧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见怪不怪,走到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精准扶贫”成为大家一致的社会主义新追求。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重新塑造着我们的文化,进而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语言表达方式。科技的进步与更迭,文化的交织与融合,也说明我们正以自信开放的态度拥抱这个世界。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于文化的融合与传承,既要关注发展主流文化,也要兼顾和尊重亚文化,既要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也要正视新生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汉阳区局(营销部)胡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