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近年来,西向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推进“党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探索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托起幸福晚年“夕阳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部引领,建好“幸福苑”。在市民政局、西向镇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西向镇魏村两委成员采取进家入户、走访慰问、茶会座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事、连百家心“四个百家”活动,认真梳理高龄、孤寡、独居老人做饭难、就餐难等问题清单。结合老年人用餐需求,共计投资50余万元,盘活2500平闲置宅基地,建成集厨房、餐厅、棋牌室、休息室为一体的老年幸福苑,可为140余位75岁以上老年人及分散特困人员提供就餐助餐服务。

党员带头,筑好“先锋台”。一个支部便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便是“一面旗帜”。为使老年幸福苑健康运转,魏村研究成立幸福苑管委会,推选村里德高望重并热衷公益事业的6名党员同志任管委会成员,每位成员职责不同,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物资采购、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等各项制度,接受村民监督,构建从“采购”到“配餐”的食品质量监管链,共同制定爱心助餐规范和标准,严把安全责任关。

共建共享,蓄满“爱心池”。西向镇魏村积极探索“爱心一日捐”“爱心榜”“爱心小菜园”“爱心清单”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老年助餐可持续运营。建立“爱心助餐群”,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鼓励乡贤、爱心人士献出爱心,每天一元、两元、十元、二十,爱心汇聚成涓涓细流,善款积少成多,幸福苑管委会定时将爱心款统计并公布爱心榜单,根据爱心款数额评选出年度爱心之星,在村民大会上隆重表彰。同时开发“爱心小菜园”,群众自发购买菜籽认领菜地,承担起菜地管护工作,既能解决幸福苑的蔬菜供应,又能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每天有活干、有事做,生活劲头更足了。魏村幸福苑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共同出资出力,共建共治共享成果,探索出一条符合村情的可持续养老道路,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魏村老年幸福苑的设立和运营,是破解居家养老难题的有益尝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一重大部署的积极回应,也是应对年轻人流动频繁造成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的有力举措。下一步,西向镇将从资源整合、资金筹集、志愿服务力量的动员等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村级老年幸福苑规范、长久、高效运行的机制,托起老年人尤其是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晚年的幸福。”西向镇党委书记李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