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播客,某自媒体大V讲怎么赚钱,吐槽了一句:有些赛道就不要进了,比如做读书博主。

这话我赞同,我之前也喜欢推荐书,被很多出版方当成是读书博主,后台找我发广告,但我一般都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们的钱太干净了。

在这个油腻黏稠的世界里,干净的钱就是很少的钱,就是没钱

没钱啥状况?就是我给个常规报价,他们一般大刀一挥,砍掉4/5……这还谈个啥呢?

所以一来二去,我就不接书籍类的推广了,很多出版方的微信直接没通过,因为说了太多实在是消耗大家感情。

不过有些出版方也不是为了推广,他们是找我写书。

我之前也觉得写本书出来,当个“做家”确实很拉风,哪怕我写出来的——就像当代很多畅销书“做家”那样——大概率是本烂书,但至少咱有文字正式出版了不是?咱也是村口有头有脸的人了!

直到后来深入接触,编辑给我算了笔账,我才发现,我只能拿到最终收益的3%—5%

我乐了,我确实知道出本书不赚钱,但咱也不是来出版界做义工的呀?

编辑乐了,说您管这叫做义工?您知道翻译一本书给多少钱吗?几百块,甚至几十块,那可是花费一个月到几个月、翻译厚厚的一整本书喔!

我怒了,心想,狗日的奸商,大家都是读书人,你这也太狠了,几百块让人翻译一整本书,你这不是活活要把人饿死吗?剩下的钱都是被你们丫给赚走了吧?

再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编辑、出版社,也是赚不到钱的,他们也是最苦逼的那一批。

或者说,整个出版业,从作者到编辑,再到印书的印刷商、卖书的书店、带货的读书博主……没人能赚钱、没人不苦逼。

那钱是被谁赚走了呢?

是被电商大平台吗?比如说今年618,就有大批出版商怒喷京东的图书低价促销:5月18号,北京的10家出版社发布《联合声明告知函》,抵制京东低价促销图书;然后是5月20号,上海的46家出版社也发了类似文件,都说拒绝参加京东的图书促销活动

这些出版社为啥怨气大?因为京东真的够狠,要出版社按照2—3折来结算,完全贴着他们的成本线。

更狠的是,你不参加活动,连之前的款都不给你结了——根据某国有出版社负责人的说法,今年不参加618,之前“滚动结算”的货款,那就先欠着。

而且还有更牛逼的招呢,根据财新的专访,因为不结算的事儿,有出版社是给了京东律师函的,但京东有多猛呢?就算这些出版社这么抵制、乃至于给京东断供,但京东仍然把它们已经在自己库里的图书按照2.8折做活动。

老实说,我这么一掰扯,我自己都感觉是在给京东的618打广告……

真不是的、,我自己已经不买实体书了,全看电子版,我也建议你别买实体书,本文没收任何钱,不是广告,纯粹把出版行业这些烂事儿拿到台面上,跟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二。

实际上,如果你买过一点书,你会发现我说的这些都不是新闻,你可以仔细回忆下,会发现,这些年来,各大电商平台各种大促,基本上都是拿“书”这种商品做切入

比如亚马逊,它现在退出中国了,但我自己书架上的绝大部分实体书,都是几年前在亚马逊买的,亚马逊别的促销基本没有,就是书便宜,正版的基本上几块、十几块一本

买多了,也就慢慢用习惯了,甚至忽略了亚马逊的app有多难用。

再比如最古早的电商价格战,那时候还是在亚马逊、京东、当当之间开打的,主战场就是图书,专比谁的书更便宜

然后是最近两年的抖音电商兴起,你要是从最初开始用,你会发现它平台最开始的一大口号,就是“一折书”,就是自己的书比别的老平台更便宜。

接下来是拼多多,拼多多不卷图书价格了,但是它更绝,允许盗版、推荐盗版,那盗版显然比做活动的正版还便宜。有些出版社去拼多多举报盗版,可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现实是,书籍是电商们进步的阶梯

说白了,你如果是写书的、出书的这种广义上的“读书人”,今天就是谁都能欺负你、吃你的肉。

你想要靠“图书”这个产业链赚到钱,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那“读书人”们怎么办呢?确实也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大V所言,不在图书这个赛道玩儿了,进化出了两套进阶打法。

第一个,我把它叫“挂名”,就是写本烂书,给自己挂个“作家”的名。特别是很多不要脸的自媒体,出的鸡汤书、理财书、成功学书,全书看下来连他/她自己视频文案的水平都没有,整个大水漫灌,看得你想打人。

但人家有了个“作家”的title,身板儿也硬了、嗓门儿也大了,全国到处去吹牛逼割韭菜了。

第二个,就是把写作的本事,用到营销上,比如写公众号、做视频,然后接更赚钱的广告,把自己的文字能力变现。

比如数码博主,我真的觉得他们都挺有才的,属于传统“读书人”的进化版,但你现在看看各大平台,有几个人还在真心评价一个产品?一搜某个型号(比如我最近准备换个路由器),翻了几页全都是广告。

真的,我都惊了,不管是知乎还是B站,全都是该产品的营销广告,一个真实的使用体验都没有——真的是一个都没有

比如最近翻车的某国产NAS厂商,它那个新品,属于是没怎么测试就敢上架出来卖的,一大堆逆天的bug,买到的消费者人都傻了,结果呢,各个提前拿到货的数码up主们,全在那硬吹,要命的缺点一个不说。

最后大翻车,被人翻出来、挂起来喷,还在那狡辩,说观众没注意自己说的xx细节。

当然,我今天不是要站在道德高地,把这些“新读书人”都批判一番,毕竟我也是不要脸的自媒体之一,也接了不少广告,没广告我甚至都没动力更新

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它总是在自动平衡

脑子灵光的“读书人”赚不到体面钱,也是可以不体面的,甚至是非常不体面,毕竟坑蒙拐骗谁不会呢?读过书的人就不会骗你了吗?不会还可以学嘛。

最后,纵观整个系统,人们在一个地方砍掉的钱,又在另一处加倍被砍光。

这就是读书人的刀

总而言之,图书市场,变成今天这个鬼样子,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行业,如果内卷到极致、压榨到极致,那么它会怎样调整、进化自己赚钱的门路

说来也很魔幻,中国的纸书这么便宜、盗版这么猖獗、阅读的成本如此之低,但读书的人,这些年却是越来越少了。

甚至就连我这个读了一点书的人,这些年心态也越来越浮躁,看几页就要跳出来刷刷手机。

为啥呢?

因为中国的“读书人”们太厉害了,不搞图书赛道了,卷出来的内容,什么视频啊、知乎回答啊、公众号啊,都太好玩儿了,比看书爽多了,简直就跟鸦片一样,直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

这个不是吹牛逼,如果你到外网去看过,什么YouTube、TikTok,还包括我经常提到的外文报纸,比如《外交政策》、《金融时报》之类,他们做出来的内容,跟国内比,现在各方面都差点意思。

所以为啥中国人搞的短剧能够风靡全球?因为咱真的太懂怎么刺激爽点了,洋人在这块儿已经落伍。

实际上,洋人们现在都怕了,开始打起了新时代的“鸦片战争”,封禁来自中国的内容app。

当然,这里面确实包含了“反华”的要素,但你仔细看人家的封禁理由,有几条确实还有点道理,咱自己也都知道,这些东西说实话真的太容易上头了。

而往更大的领域看,我也不清楚以后还会不会有别的,和图书类似的产业。

也就是内卷、压榨、价格战到极致,会进化出什么新形态

手机、电视就算,厂商们天天打价格战,一天比一天便宜,打到最后亏本出货,那怎么赚钱呢?给你整上关不掉的广告、上花钱解锁的定制服务。

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表面上是花钱买了手机、电视,但其实都是厂商们租给你的,你租了个抓在手里的广告牌。

硬件底价、软件白给……但广告上狠狠给你一刀。

这便是,脑子灵光的、中国“读书人”的刀。

读书,读事,读人。

既重于个人的努力,也把握历史的进程。

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