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以“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落下帷幕。

展演期间,来自全国7400余名师生通过展演活动,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向观众展现新时代全国高校美育工作的丰硕成果。

光影之间,挥斥方遒。在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上,这支根据篆刻技艺创作的群舞《篆之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表演者,都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舞蹈。这次登上大艺展的舞台,他们表现得从容而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 孙毓颖:我大一的时候是一个舞蹈小白,到现在站在这么专业的大艺展的舞台上面,我也很骄傲,为我自己骄傲。在人群中,我敢于往前去冲,这是舞蹈给我的一个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财经大学不仅有学校成立的舞蹈团、合唱团等6个大学生艺术团,还有21个同学们自发成立的文化艺术类社团,有4000多名同学自发加入,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六分之一。本届大艺展,南京财经大学创排的《篆之艺》《大艺展,我来了》等艺术作品分别荣获舞蹈类、器乐类等7项全国一等奖,可谓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财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段伟伟:遵循的是“以美立德,以美树人”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我们要抓高水平的大学生艺术团的同时也要抓高水平的大学生社团,校园需要各种文化社团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因为当学生学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去感受体验美的时候,最终得到的一定是你审美修养的综合性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本届大艺展的舞台上,来自河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演绎了我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李晶晶:让老师的启发式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式创作相结合。在排演过程当中是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看影像,对那段历史了解了,沉浸在这个人物当中,才能更好地塑造这个人物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 薛理鹏:去剖析这段历史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样的情怀是如何出现的。这么优秀的前辈们,是这样鲜活,这样有力量。

推进艺术实践 助力优秀文化传承

作为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7个艺术实践工作坊,用艺术创意展现高校美育的生动实践。

舞姿豪放,气势如虹。走进本届大艺展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来自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脚踏鼓点,手舞英哥槌,为观众演绎精彩的英歌舞。不少观众纷纷驻足体验这项历史悠久的非遗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学生 陈姝彤:英歌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学校就是有做一个英歌舞的美育课程,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走向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湖北理工学院的汉服数字化及复原工作坊,一件件精美汉服陈列在展台前,吸引了不少观众试穿体验,打卡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学生 杨俞婷:我身边的这件(复制)楚国贵族袍服,出土于马山1号楚墓。我们是通过各类文献,运用了各类数字化技术,一比一复原,然后运用了真丝材料,刺绣工艺,将“凤鸟花卉图”给它展示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模糊不清的照片,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美汉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是湖北理工学院秉持的美育理念。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许浒 襄阳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