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关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按照“完善机制、全面提升、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以代表家站和立法联系点为载体,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积极履职,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助推强省会行动中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

坚持强基固本

着力加强代表阵地建设

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平台,是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重要载体。城关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家在规范上下功夫、站在特色上做文章”这一目标,按照标识、制度、活动、记录、管理“五规范”标准,不断加强代表家站建设。

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大力实施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提质增效工程,投入资金12万元,在提升改造原有26个人大代表之家和21个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基础上,新建代表工作站60个、代表联络室10个。在建设规划上,按照“覆盖选区、方便联系、出入便捷”原则,与党委、政协、工青妇等领域阵地建设联合打造,实现资源共享、节俭节约、一站多能的综合功效;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八有”标准,鼓励各街道社区利用辖区资源,结合实际创新打造,避免千篇一律,形成了“一家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在建设过程中,常委会领导班子每人包抓联系3至4个街道,定期进行督促指导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组织全区25个街道开展2轮次观摩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了家站建设“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坚持开门问策

不断延伸立法联系触角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是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

城关区作为省、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近年来打造了酒泉路街道和区城市管理局两个基层立法联络点,充分发挥主城区人口和商贸众多的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实地调研等方式,先后对《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草案)》等50余部法规(草案)开展意见征求,采集社情民意,整理上报意见建议2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为省、市立法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民意决策基础。

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强省会”法治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导向,依托村集体企业,新建雁南街道滩尖子村社区立法联络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2次,调解自建房、供水供暖等矛盾纠纷5次,将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神经末梢”。

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质效

城关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代表依法履职这个关键,不断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持续优化代表服务保障,更好地发挥代表在强省会行动中的促进作用。

邀请28名代表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150余名代表视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3号医疗综合楼建设、五泉下广场提升改造等省市列重大项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开展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选派100余名代表参加法院案件审理、检察院开放日、述职评议考核……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引领各级人大代表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主动融入省市重大战略、重要部署、重点工作,让人大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

同时,依托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发动代表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引导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做好“家站搭台、代表唱戏”文章,许多代表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条小巷子下水经常堵塞,脏水流得到处都是。”“我们家就住附近,每次从这儿过都是又脏又臭。”酒泉路街道人大代表张建忠在参加一次选民接待活动中了解到居民群众的困扰后,立即实地走访查看,并向区政府发出整改倡议,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促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雁园街道人大代表岳嵘以代表之家为基础,深入辖区开展走访调研,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搭建数字化招聘平台,通过直播送岗等形式帮扶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1000余人实现就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城关区各级人大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引领下,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睿智之言、提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推动打造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