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Goethe皮特 电影真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租借法案》

1941 年 3 月 11 日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了之前参众两院投票通过的《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使之正式成为美国法律。

此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对抗德、意、日轴心国),此法案的生效标志着美国从孤立主义下的中立国,转变成为世界对抗法西斯的民主兵工厂。

几乎与此同时同年4月13日,苏联与军国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也称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苏联面对德国在欧洲不断扩张的压力,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双线作战,稳住东部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协议意味着苏联和日本分别承认其在中国占领区的利益,苏联开始逐步停止对华官方援助,中国至此失去了抗战开始以来仅有的外界官方援助,从而使得中国抗战陷入最困难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1941年5月6日中国(中华民国)被正式纳入《租借法案》的适用范围之內。美国取代苏联,成为当时中国对抗日本的主要援助国,两国进入准军事盟国关系,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中美两国正式成为盟友。

★从孤立主义到自由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大萧条之后,美国民间阴谋论盛行,认为一战实际上是银行家与军火商共同的阴谋,民间呼吁美国应该对欧洲以及世界争端置身事外,奉行中立与不干涉等保守主义,在此舆论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35年、1936年、1937年和1939年通过一系列《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以应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益严重的法西斯主义等威胁和战争。

1930年,罗斯福在议会发言抨击中立法及相关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议员们通过《中立法案》的理由是他们认为,把战略物资提供给被侵略方只是一种「以暴制暴」的行为,不仅治标不治本,还会让战火更为扩大。只有鼓励侵略方与被侵略方展开协商,才是促成和平的根本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中立法案》不只无法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还鼓励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与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证明,《中立法案》的遗产被普遍认为是负面的,因为它们没有区分侵略者和受害者,将两者平等地视为交战方,并限制了美国政府援助英国和法国对抗纳粹德国的能力,使得纳粹势力疯狂扩张,法西斯与军国主义威胁全世界,酿成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2月的盖洛普民调显示,有54%的美国公民支持向英国出借武器。如果是在不让美国直接卷入战争的前提下,支持美国援助英国的民调还将拉高到6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罗斯福看到了推动租借法案的机会,在社会中进行大面积宣传。

1941年2月8日,众议院对租借法案进行投票,结果民主党236票赞成25 票反对,共和党24 票赞成、135 票反对。最终众议院以260赞成165反对通过了租借法案并提交参议院。
3月8日,参议院投票,民主党49 票赞成,13 票反对,共和党10票赞成,17票反对,最终以60:31(包含一位独立人士一位进步派人士与弃权票)通过法案并提交总统罗斯福。

1941年3 月 11日由罗斯福总统签字《租借法案》正式通过后,中立法案等于基本上被废除。

★援助流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租借法案至1945 年 9 月 20 日结束。总共运送了价值501 亿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相当于2023 年的 8010 亿美元)的各类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大约314 亿美元流向英国113 亿美元流向苏联32 亿美元流向法国16 亿美元流向中国,其余 26 亿美元流向其他盟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流向中国的比例并不高?

其实原因很清晰,也就是战争和地理原因,太平洋的西侧沿岸(除阿拉斯加等北部区域)基本被日本控制,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台湾、东南亚地区的所有海上航线,所以援助中国的物资只能走大西洋路线,但大西洋又是欧洲战场的一部分,只有保住英国才能保障航线,以及整个西部战线。

因此英国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另外对苏联的援助也极为重要,但因为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占领,所以从苏联进入中国也是不实际的,同时苏联战线也相当吃紧,因此,法案执行的前几年对中国的援助相比之下,占比就很有限。

★驼峰航线与铝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通过还是在中国的西南部地区修复滇缅公路,开辟了奇迹般的驼峰航线,以及创建了著名的飞虎队

尤其是驼峰航线,原计划将物资空运到缅甸北部,然后通过滇缅公路,陆路运输到中国境内的云南省昆明,但由于滇缅公路被日军包围并严重破坏,航线不得不延长,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直接飞抵中国境内。因此这条航线才被称为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驼峰航线一共损失了594架飞机。已知至少有468架美国飞机和41架中国飞机因各种原因损失,1314名机组人员和乘客丧生。此外,还有81架飞机下落不明,机上345名人员失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飞机经常在山脉之间飞行,“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的碎片反光飞行,驼峰航线上洒满了战友飞机残骸,这道山谷被称为“铝谷”

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在1944年之后开始大幅提高,这主要也是建立在盟军节节胜利,掌握了二战主动权,航线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之上。

★没有美国的援助,二战不会胜利

美国的《租借法案》有力支持了盟军战胜轴心国,不仅包括海量的军用物资,还有大量的农业物资给予了欧洲乃至亚洲巨大的支撑,最终轴心国垮台,自由战胜了强权,世界取得了二战的全面胜利,可以说没有美国的支持或者美国始终保持孤立,那么最终二战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大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期间曾公开表示: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盟军将永远不可能赢得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理,如果没有美国的有力支持,当时的中国政府肯定也会被军国日本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