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的山东日照近海,水温渐高。在日照岚山区离岸10海里,山东深远海养殖工船锚定“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网箱,吸鱼泵轰鸣开启,一尾尾三文鱼从网箱中被吸上来。它们将被运送到离岸百余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深蓝2号”继续养殖,待到年底时再收捕。

“我们在河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首先对三文鱼进行阶梯驯化,稳定后再投放至近海网箱。夏天海水温度升高,三文鱼被转运至黄海冷水团继续养殖,这就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突破。”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首席技术官顾褀焕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7日,在日照市岚山区离岸10海里,山东深远海养殖工船正在“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网箱收三文鱼。(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位于黄海之滨的日照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近海表层海水温度保持在5摄氏度至27摄氏度。耕海牧渔的日照抢抓三文鱼产业发展机遇,按照“一核引领、三环接力、多极支撑”的“1+3+N”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了集三文鱼苗种繁育、网箱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疫苗饲料、品牌建设等于一体的三文鱼全产业链,努力让辽阔海洋变成更加丰盈的“蓝色粮仓”。

在位于岚山区的山东港口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园内,“财金海上粮仓贰号”网箱正在建设中。这座约有11层楼高的三文鱼养殖网箱,可实现放苗、投料、回收、加工等全过程自动化,并对周边海域水温、饵料等各种海洋水体资料进行全时段监控。通过运用新技术,“财金海上粮仓贰号”网箱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海上养殖装备抗风浪性能低、人工喂养成本高、养殖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还能实现三文鱼近海养殖的集约化和智能化。

“我们共规划了6座这样的巨型网箱,预计2025年全部下水使用。项目建成后,岚山区将形成坐底式深海三文鱼养殖网箱集群。”岚山区海洋发展局副局长陈晓霞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日照市岚山区规划的坐底式深海三文鱼养殖网箱集群效果图。(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蓝色粮仓”离不开优质渔业“芯片”的有力支撑。2023年,日照市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内仅有的“水科1号”“全雌1号”两个三文鱼种源基础上进行扩繁,实现了国产三文鱼种源可控。与此同时,日照市与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合作的8个良种培育与苗种繁育研发平台也在搭建中。

从良种繁育到驯化养殖,从精深加工到科技研发,日照在三文鱼产业链上不断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山东财金万泽丰三文鱼产业科创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三文鱼加工车间已全面封顶,投资10亿元的三文鱼苗种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耕牧蓝海,向海图“粮”。经略海洋的日照已构建起“陆基-近海-深远海冷水团”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新模式,一尾三文鱼正在“游”出一条产业链。

来源:6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