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韩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韩小初高教师举报的侵犯教权事件从2018年的2454起增加到2022年的3055起,增加了24.5%。其中,在侵犯教权的类型中,教师受到学生性骚扰等事件从2018年的187起增至2022年的331起,增加了77%。据韩国《朝鲜日报》18日报道,韩国学生无视教师甚至实施性骚扰的情况愈发频繁。

在侵犯教权的案例集中,有不少案例令人咋舌,难以相信竟然发生在学校。例如,在忠清南道,一名小学生将生殖器形状的物品交给老师,并说出带有侮辱性词汇的言语。在大邱某初中,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多次对教师出言调戏,甚至公然说出“你是不是和某某睡过?”“看着你的背影让我很有欲望”等下流言语。在首尔某初中,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布骚扰班主任的帖子,包括“我想摸老师的胸部”等。

韩国《财经新闻》18日报道称,韩国教员团体总联合会相关人员对媒体表示,“官方报道的性骚扰受害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目前学校里还普遍存在一种“他们还是学生,教育一下就算了”的氛围。

韩国《京乡新闻》此前报道称,有专家表示,在允许女性性客体化的文化中,即使是女教师也可能成为性嘲笑的对象。《朝鲜日报》报道,教师教权的崩溃是韩国学生无视教师甚至进行性骚扰的原因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身体发育等原因导致实施骚扰行为的问题学生年龄逐渐降低,而性骚扰的严重程度却在持续升级。

有教育工作者认为,事态的严重性已超出教师忍耐了事或通过引导解决所能控制的范围,如今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有关部门应建立相关机制,对“言辞过激”的学生,应积极安排其接受治疗或咨询。对于屡教不改或行为严重的学生,则可以灵活运用“校长通报制度”。据悉,该制度允许校长向家庭法院申请对问题学生进行保护处分,但学生和家长可能会强烈反对,因此该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据《朝鲜日报》报道,教师在尝试引导教育学生后,被学生或家长以《儿童福利法》规定的“情绪虐待”为由提起诉讼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还应当明确有关“情绪虐待”行为的具体概念,阻止学生或家长盲目举报。对于受害的教师来说,首先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向教权保护委员会呼吁。但该委员会被指缺乏专业性,时常会在审议过程中对受害教师造成二次伤害,例如要求受害教师详细描述性骚扰的情况。

此外,《财经新闻》提到,根据有关调查,在被问到“2023年通过‘保护教师权威四项法案’后,学校的工作条件是否有所改善”时,78%的教师(8862人)持否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