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祖国东南的福州气候非常炎热,在一个叫汤井巷的招待所里,住着一位老人。这天,突然有贵客造访,那真是一位大贵客啊,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是也。东南重镇的大首长来了。

韩先楚告诉陈再道,中央已经下达命令了,让他当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从此他们俩要在一起搭伙计了,希望陈再道要多帮助自己。于是,63岁的陈再道正式复出工作。

陈再道何许人?

陈再道这个名字叫了一辈子,在将军逝世后,仍以这个名字流传后世。其实呀,这个名字是错的。陈再道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程家冲人,程家冲是一个小山村,在麻城县城的西北方位,离县城有六七十里路。

大山之中孕育猛将。程家冲三面环山,从山脚流出的溪水,沿着村前形成狭长的冲地,所以叫程家冲。全村有20来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姓程,陈再道当然也姓程,他的父亲叫程厚元,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母亲是附近村的,也是一个规矩的老实人。

陈再道乳名叫细伢儿,大名叫程载道,虽然家境贫寒,陈再道这个学名起得还是挺有学问的。然而,好名字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得了痨病,那个时候穷啊,根本看不起病,就拖着,咳到最后咳血,陈再道还不到3岁的时候,父亲就一命呜呼了。

父亲死了,紧接着是陈再道的姐姐,只比陈再道大3岁,突然病倒,还没有来得及请医生来看,就已经夭折了。姐姐之后,是母亲,在陈再道10岁左右,母亲也染上了痨病,当然还是没钱治疗。

陈再道11岁的时候,有一天出去玩,很晚才回家,母亲依然躺在床上,地上还有她咳的血。陈再道也没有在意,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和母亲说一句话,倒头就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母亲已经浑身冰凉,断气了。

这是让陈再道后悔终生的事情。在母亲临终之前,他竟然没有发现,竟然没有和母亲说一句话。真是不孝子孙啊。父亲走了,姐姐走了,母亲也走了,陈再道和叔叔相依为命。

1926年,陈再道17岁,他的老乡王树声在麻城建立了第一个乡农民协会,发展革命武装。陈再道就去报名,登记处的同志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程载道。

那位同志误写成了,陈再道。后来,陈再道才发现,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可是这个错误的名字却已经叫开了,想更正吧,还得写报告,就像现在社会你要改名字,需要开很多证明,手续非常麻烦。

陈再道从来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所以就将错就错吧。反正在那个时候,连性命都是朝不保夕,谁还去管名字怎么叫,怎么写。陈再道也没有太在意,从此他就叫陈再道。

就在这一年,和陈再道相依为命的叔叔也病死了。陈再道彻底得无牵无挂,从此,他把自己的七尺之躯完全交给了党,交给了红军,交给了中国革命。

1927年,陈再道参加了黄麻起义。他当时的职位不高,也没有留下太出彩的故事,却是整个起义的见证者,全程参与了起义的过程。起义失利后,陈再道和王树声等72名战友撤到木兰山上。这就是著名的“木兰山72勇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属于大别山系,是一座只有几百米高的小山。因为山上长满了木兰树,开满了木兰花,因此得名木兰山。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了,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在当时来说,却是穷山恶水。陈再道他们在山上打游击,非常艰苦。

虽然艰苦,他们却坚持下来了,这是鄂豫皖大革命的星星之火,也是后来威震天下红四方面军的星星之火。坚持木兰山斗争的王树声后来当了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兼军长,共和国的十大将之一,陈再道当了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军长,共和国的开国上将。

陈再道后来能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力猛将,一方面是他革命资历老,参加过黄麻起义,一方面是作战勇敢。在一次攻打土豪寨子的战斗中,陈再道率先爬上城墙,守城敌人用石头猛砸他的手,导致陈再道右手中指被砸骨折,陈再道顾不了疼痛,一跃而起,跳了上去,抽出大刀,结果了敌人的性命。

后来陈毅元帅称陈再道是勇冠三军,“再道之勇”,名不虚传。当然了,能活下来的名将都是福大命大。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陈再道的右臂,从后背颈下穿了出来,差那么一点点就打中咽喉了。如果打中咽喉,那陈再道肯定当时就为革命光荣了。

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在木门扩编,四个师扩编成四个军,许世友就是在这次扩编中当上红九军副军长兼师长的,陈再道升任红11师师长,这个红11师是主力部队,隶属于红四军。

这一年,陈再道只有24岁。24岁就当上了师长,而且是主力师的师长,陈再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第二年,许世友调任红四军军长,陈再道成为许世友的部下。

1936年,在长征的路上,陈再道升任红四军军长。当时他只有27岁,放眼整个红军三大主力,红四军绝对是一个王牌军。所以说,陈再道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老将,成名还是非常早的。

到达陕北后,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参加西路军,红四军没能渡过黄河,就留在了陕北。八路军成立,陈再道担任386旅的副旅长,成为陈赓的副手。不过,陈再道是猛将,在陈赓的麾下无法光芒四射。

1938年,陈再道率部开辟冀南根据地,开始独当一面,担任冀南军区司令员。在冀南,陈再道留下了很多传奇英雄故事。有一次,陈再道向日伪军的一座碉堡喊话,伪军头目说,陈司令,你赶上来,我们就缴枪。没想到,陈再道真的跳出来,把枪一扔,走近碉堡,说我是来拯救你们的,一块抗日吧。真是虎胆龙威。伪军被震慑了,马上举起白旗。

到1945年,国共还在和谈,上党战役打响,陈再道担任刘邓大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带领6500多人参战。当时刘伯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陈赓在老爷岭、陈锡联在磨盘垴摁住了敌人的两条大腿,命令陈再道迅速从中间掏敌人的卵子。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陈再道跟随刘邓逐鹿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刘邓非常倚重的上将。遗憾的是,在解放战争后期,第二野战军成立,陈再道没有能当上兵团司令员,而是离开野战部队,去了河南军区当司令员。

陈再道虽然有点不舍,不愿意离开多年奋斗的老部队,却还是坚决服从命令。建国后,他以中南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兼任河南军区司令员,当时中南军区的司令员是林彪。1955年,陈再道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

作为湖北麻城走出的老红军,在几十年后,当了家乡的军区首长,这是无上光荣的。而且陈再道主政武汉军区长达12年之久。后来,陈再道遭遇挫折,离开了武汉军区司令员的岗位,到江西农场劳动,又被韩先楚接到了福州一家招待所里。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韩先楚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来,小小的招待所沸腾了,大家首先是恭喜陈再道,又当大军区首长了。恭喜之余,却又有点议论。毕竟,陈再道之前可是当过武汉军区司令员的人啊,是大军区正职,如今却要当副司令员,岂不是降职了吗?

的确是降职了。韩先楚就希望陈再道不要介意。陈再道当然不会介意了,他是一个党员,服从中央命令,那是没有二话的,再说了,他能复出工作,可是多亏了韩先楚的帮忙。

韩先楚和陈再道同出红四方面军,都是大别山子弟,一个是黄冈红安的,一个是黄冈黄麻的,老乡加战友。韩先楚是小老弟,他很佩服老大哥陈再道作战勇猛,战功赫赫,从内心里非常尊重陈再道。

当陈再道被派到江西的部队农场劳动,韩先楚对他非常照顾,特意安排不让他干太重的体力活,还请示周总理,把陈再道接到福州检查身体。陈再道谈了自己要求工作的想法,请韩先楚转告中央。有一次,韩先楚见到了毛主席,就说

毛主席想了想说,

很快,陈再道就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了。

从1972年,到1975年,陈再道在福州军区任职3年多的时间,主要分管海军、空军、炮兵和后勤等工作,虽然已经60多岁了,陈再道却保持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几乎跑遍了福州军区分管工作的所有基层单位,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当时福州军区的政委是李志民上将,和陈再道一样,也是老资格老革命了。加上司令员韩先楚,再加上副司令员王建安,福州军区居然同时聚齐了4位开国上将,一时蔚为壮观,成为一个“超大军区”。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换成了皮定均,皮定均也是红四方面军将领。无论是韩先楚,还是皮定均,都对陈再道非常尊重,从来没有把他当成是副司令员,都是以司令员看待的。

到1975年,陈再道离开了福州军区,来到北京,和罗瑞卿、王建安等人一起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顾问嘛,顾名思义,那是退居二线了。当时的陈再道66岁,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陈再道、罗瑞卿和谭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的是,到1977年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罗瑞卿约见陈再道,对他说,中央军委决定让你重返一线,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命令最近就下。罗瑞卿大将当时担任军委秘书长,他显然是代表中央军委提前给陈再道吹风的。

9月21日,命令正式下达了,陈再道就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是新中国的一个大兵种,成立于1954年,首任司令员是王震上将,在陈再道之前,吴克华中将担任铁道兵司令员。

陈再道也是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员。虽然他的身体依然很硬朗,可是仍然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进入新时期,裁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央酝酿把铁道兵和铁道部合并,都是修铁路嘛。有人一针见血地对陈再道说,

毕竟要裁的是很多人的编制和饭碗啊。陈再道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虽然也主张保留铁道兵,可是对中央的命令,陈再道一向都是坚决执行。1980年,在陈再道的主持下,铁道兵裁军17万,这是铁道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压减。

1982年,中央正式传达命令,铁道兵撤销,并入铁道部。杨尚昆说,

陈再道做好移交和善后工作,第二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笔者曾有一次去广西钦州,和当地的一个导游大叔聊天。导游大叔竟然是铁道兵的退伍军人,笔者就说,

他一听很来劲,说道,

陈再道上将也是影响了那一代铁道兵人生的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