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出席发布会并 答 记者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觉得到大医院看病更放心、更能看好病,尤其是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到大医院也是比较方便的。请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借力城市医院,提升自身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更愿意在基层看病?

PART 1

傅卫: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组成,机构遍布城乡,就服务在群众身边,服务具有明显的便利性。一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诊疗量。要让群众更方便、安全地在基层看病,必须要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能力。作为受援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医院支援基层这一制度安排,围绕着“强体系、强机构、强队伍、强服务”目标,不断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在强体系方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医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机构之间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机制,切实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更好地下沉,特别是医务人员要能够长期地派驻到基层。同时,要持续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共享,不断提升县域和基层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基层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医院同样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在强机构方面,要继续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实际和群众的需求,借助城市医院的人员、技术、管理帮扶,精准对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通过开展科室共建、建立常态化的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设立专家工作室等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基层的全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建设,促进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是在强队伍方面,加强基层队伍人员培训。充分利用城市医院的学科优势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培训平台,通过师带徒、跟岗跟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视频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的诊疗水平,特别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群众在基层能够放心看病、看得好病。

四是在强服务方面,持续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和条件。进一步优化完善基层机构建设和设备配备的标准,指导各地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影像等设备配备和更新,加强和上级医院的联通,不断改善群众在基层的就医体验。我们也推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继续实施好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不断细化和丰富服务内容,更好地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在基层就医。

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农村地区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相对还是比较稀缺。在组织农村地区巡回医疗和人员下沉方面,想请问卫生健康部门都有哪些安排?

PART 2

傅卫:从全国情况看,通过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现在县乡村三级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在脱贫攻坚阶段,为了更好解决个别地区村卫生室缺乏合格医生的问题,我们深入推动健康扶贫工程,要求各地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定期开展巡诊或者派驻,解决村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实践证明,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历史性地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为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又进一步规范了县域巡回医疗和乡村派驻服务工作,对服务方式、内容和频次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的乡镇卫生院向村卫生室派驻医师超过2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守护了农村居民的健康。

今年,我们进一步拓展延伸了服务的链条,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医院和基层下沉,解决农村的优质服务资源相对稀缺的问题。一是加强人员的派驻。城市二级医院和县医院选派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出诊、带教、开展培训,保证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至少有1名医生派驻,派驻的周期不少于半年。同时,乡镇卫生院对医疗服务需求比较大的行政村,也要适当增派派驻力量,延长服务时长。

二是做好巡回医疗。城市三级医院要到县、乡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县医院到乡、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乡镇卫生院负责到村开展巡诊服务。这次文件特别对巡回医疗和巡诊服务的频次、时长和重点工作内容都作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希望通过这样一些举措,进一步引导城市的医疗服务更好地向农村、向基层下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基层的看病就医需求。

在推动医疗下沉的同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远程医疗、人工辅助诊断等,来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协作、赋能基层、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PART 3

的确,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赋能基层、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远程医疗、人工辅助诊断等在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傅卫:近年来,我们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水平,更好适应群众在基层的就医需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市县,并且在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监测显示,全国70%的卫生院已经和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

二是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我们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通过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提高了基层机构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和诊疗服务的质量。截至2023年底,27个试点县的基层机构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已经提供诊断建议2600余万次。除了这些试点地区以外,安徽、江西、宁夏等地也在全省(自治区)范围内推广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

三是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我们重点推动各地统一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其中县域医学影像中心已经覆盖了50%的乡镇卫生院。与此同时,一些地区也通过建设区域的审方中心,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药事管理,让群众在基层放心用药、合理用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在基层更多更好地应用,助力基层更好地服务百姓。

转载自国家卫健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