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评、口碑变得越发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小假期,坐落于上海影视乐园内的沉浸式剧场《新世界》戏剧庄园迎来一波观演热潮。购票观众人数同比增长117%,总票房同比增长了203%。

以8年前的《不眠之夜》为起点,上海沉浸式演艺引领全国之先。伴随市场调整与观众口味变化,沉浸式演艺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寻找属于自己的忠实观众。

思变,是众多沉浸式演艺从业者的共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沉浸式演艺鼻祖,《不眠之夜》上海版自2016年12月14日首演以来,截至今年4月,演出场次超过1900场,观演人次逾58万人,项目总收入超4.9亿元。今年夏天,《不眠之夜》计划推出全新的卡巴莱演出,“卡巴莱”起源于18世纪法国,集歌曲、舞蹈、喜剧等元素于一体,风格热烈直接、简单欢快。观众们可以近距离围绕舞台,一边享用美食佳酿,一边欣赏演出。

去年十月,《新世界》升级成为《新世界:破笼之宴》,以十条故事线、四十余位专业演员、六个小时演出时长的庞大体量,书写出上海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战的历史画卷。端午节特别演出期间,制作团队还在剧中晚宴为各位观众准备粽子。每周日常演出中,无论剧中场景设计,还是演员表演,都有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字画馆中奏响的古筝,宴会厅上吟诵的《诗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外场景结合,确保观众“玩”不厌,乐于N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室内外场景结合,确保观众“玩”不厌,乐于N刷

从《不眠之夜》到《新世界》,上海沉浸式演艺经历着由引进外来经典剧目到培育本土原创力量的重要转变。如今的上海不仅是全国沉浸式演艺的“演出码头”,更逐步转变为创作源头。在端午节演出中,《新世界》戏剧庄园迎来南京、珠海、北京、辽宁的观众。有些年轻观众刚下飞机就拖着行李箱赶到上海影视乐园。工作人员观察到了一项重要的变化:随着用户群体的逐渐扩大,观众队伍里增加了许多小朋友。他们最小的只有六岁,在父母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漫游整座庄园,探索1945年的上海。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在初次体验过后,又返回庄园“复刷”。有观众表示,“不仅是好玩有趣,真的能让人铭记历史”。

近年来,密室逃脱、互动戏剧、实景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在全国蓬勃发展,特别是沉浸式剧场,尤为受到欢迎。有别于传统镜框式舞台,观众在沉浸式演艺项目中作为剧中角色融入剧情。多线剧情并行,开放式戏剧结局的形式,深受有着强烈“彰显自我”需求的Z世代喜爱,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线下娱乐方式。

另一方面,沉浸式演艺项目也面临比一般演出更艰巨的挑战。大体量沉浸式空间意味着高额成本,“填入”大量有经验的演员。一旦减少空间体量,沉浸式成了“口号”,不足以吸引见多识广的年轻观众。此外,观众们对情节要求也越来越高,故事要符合逻辑、一波三折,演员互动恰如其分,服装道具不能粗制滥造,才能让本地观众N刷并吸引游客将其作为旅游景点之外的另一个选项。

激烈市场竞争,让沉浸式演艺项目在上海不断升级迭代。游船上的《明珠传奇》、老建筑里的《扬名立万》,如今已在演出票务网站“消失”。《法医秦明—尸语者》4月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结束长达两年多驻演,将亮相深圳粤海街道文体中心,这是深圳保利剧院打造的首个演艺新空间。沉浸式互动戏剧《金钱世界》2019年在上海落地,经历了三个版本更新,2023年走向重庆和北京。主办方表示,为调整机制、刷新体验,《金钱世界》目前再次“休市”。

当下,前一批观众的网络反馈对后来者购票意向的影响越来越大,好评、口碑变得越发重要。这也是为何今年刚落地上海的某中外合作沉浸式项目预演后就“暂停”,根据观众反馈调整细节。

每个主创团队都在迎接变化。《新世界》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持续打磨作品,从演员、剧本、机制和场景等多角度不断升级,致力于带领观众进入更加真实、更加震撼的上海故事。在线上,《新世界》已与互动影视游戏《飞越13号房》制作团队达成合作,筹备打造全新的线上互动影视游戏《代号:新世界》,将线下的“演出+游戏”模式转移为线上的“影视+游戏”模式,进一步扩大《新世界》IP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