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打造“诚信邢台”响亮名片邢台市五项举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6月18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行政审批局就近几年邢台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进行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邢台市被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评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为省内首个信用示范城市,2023年,沙河市、南宫市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威县、平乡县等13个县(市、区)顺利通过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验收。

以头部城市为目标,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

邢台市坚持法治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信用立法工作,《邢台市社会信用促进条例》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河北省地级市信用立法空白。夯实数据基础,2020年打造市县乡村四级一体信用信息平台。目前,已归集各类数据2.75亿条,实现国家要求的35个重点领域信用信息的全面覆盖。培育信用理念,市县各部门通过诚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开展信用宣传活动,“诚信邢台”名片逐渐深入人心。

以信用平台为手段,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促进信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建成邢台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72家、注册企业26.5万家、放贷金额383.39亿元。丰富信用应用平台功能,2022年推出微信小程序,开通市民信用画像,在餐饮美食、时尚购物、酒店住宿等25个领域,推出信用惠民服务1189个。建立自动化联合奖惩机制,依据国家2024版基础惩戒措施清单,梳理了邢台市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建立了自动化联合奖惩系统,全市累计信用核查超350万次,产生联合奖惩案例8万余件。

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制度,2022年开展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对37项行政许可事项,包含85个业务办理项,通过承诺书代替申请材料,所需提交的材料减少145个。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项目平均开工时间提前30天以上。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2023年,全市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开展随机抽查次数占比为92.29%,抽查户数的占比为96.09%,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合常态化、全覆盖。建立信用修复常态化工作机制,从2021年开始,每季度组织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信用修复1.8万余件。

以政务诚信为引领,铸造守信城市品牌

建立府院联动机制,2023年以来,与市中级法院建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司法判决案件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实现动态清零。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2021年开始,将公务员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等信息纳入公务员诚信档案,作为考核、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履约守信台账,2022年开始,将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月度考评指标,2024年,建立政府部门政府采购和工程类招投标项目台账。

持续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再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受到行政处罚、被列为异常经营名录或被列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可以依法通过河北省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完成一次提交,多部门协同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72家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深化信用支持产业发展,打造信用园区。今年6月,省数政局确定邢台市信都区、高新区、南和区、平乡县和清河县作为省级信用园区试点,园区信用环境不断优化。开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退出行动,为企业经营生存松绑。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累计清理、屏蔽失信名单信息2164条,为1206家企业松绑。开展A级纳税企业精准辅导,提升企业信用。2024年,15034家企业获评A级纳税人,较往年提升1.67个百分点。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应用,为“太行泉城、美丽邢台”贡献信用力量。

作者: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杜明 乔段段 王芳 赵欣叶

来源:我看邢客户端

编辑/一审:韩亭亭 杨明哲

二审:李博

三审:段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