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

窦皓 贾万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走进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距景宁七十公里的箬寮尖山脚下,群山中隐匿着一个宛若人间仙境的古村落——凤凰寨村。

山青水秀,云雾缭绕。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农耕民俗,源远流长……这便是凤凰村。2019年,凤垟、张川、寨后三村合并,凤凰寨因此得名,寓意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凤凰寨村

说起凤凰寨村,绕不开它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其中,张川村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当时,张姓族人迁居于此,名曰张坑村。清时,县官游历至此,赋诗“鹤西张川”,故得此名。寨后村是成化年间(约1480年),刘姓族人自合湖迁来,因村后有山寨,故名寨后。凤垟村,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先人观其山形,犹如凤凰展翅,故名凤垟。

寨后村里,一棵树龄三百多年的杉木,见证着村中的变迁和过往。这颗古树,树形笔直优美,枝丫舒展如“千手观音”,村民亲切称之为“千手观音杉”。据说,这是景宁最大的杉木。秋日叶红如火,与村落融为一体,村里浙江省最大的蓝果树群落,也让人啧啧称奇。

作为高山村庄,凤凰寨和其他古村落一样,自古便以农耕为本。高山水稻、各类蔬菜……除了生机盎然的田野,村庄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过去,生活简朴、勤劳勇敢的村民们,每到冬季,便赴闽、赣、皖等地种植香菇,春季归来耕种田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凤凰寨村

农闲时节,各地神庙社殿举办迎神活动,杀鸡宰猪,供奉佛神,许愿还愿,热闹非凡。不仅如此,英川是菇民戏的发源地。庙会期间,菇民戏班四处演出。民国年间,寨后村有两大戏班——菇民戏和提线木偶,其中刘德康为菇民戏的创建人之一,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凤凰寨村的大部分山林列入国家公园。这一年,凤凰寨村换届,凤凰寨村两委班子成员焕然一新,村党总支书记陈先清带领村委领导班子,确定了“国家公园主阵地·英川田螺原产地·夯土古村凤凰寨”总体发展思路。

村里通过集体流转土地收取租金、企业承租指导种植、农户参与劳动取酬等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先后引进秋丰家庭农场种植锥栗,浙江畲享农旅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高山生态大米种植、稻螺鱼共生,景宁玖号家庭农场开展旱地夹种玉米、生姜、萝卜等。目前,凤凰寨村共引进各类乡贤农场9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其中浙江畲享农旅开发有限公司乡贤农场实现带动周边百余农户就业,人均月增收3500元。

坐落于900多米的高山之巅的秋丰家庭农场,面积广达400余亩。农场内种植的锥栗,早熟、中熟、晚熟三品齐聚,收成期从九月延续至十月,主要销往庆元、福建建瓯等地。今年,农场锥栗产量突破六万余斤,收入逾六十万元,产量和收入均翻了一番。农场负责人刘成英热情推荐:高山出产的锥栗外壳亮泽、种仁饱满,口感香糯甘甜,营养价值很高哩!

稻产丰收期,村中的凤垟梯田稻浪滚滚、层层叠叠。高空俯瞰,仿佛“大地染金”,正应了那句话:稻田青青万亩收,金波滚滚逐风流。位于梯田景观之中的瓦居民宿,同样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民宿负责人赵波说,端午期间客房满房,

营业额达两万余元。

作为景宁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凤垟梯田背靠1465米的箬寮尖。60年代初期,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当地在海拔1200米的张坑、凤垟、寨后村后的企岩山上建起了一座凤洋企岩水库。这里不仅依靠绮丽的景色,获得了“浙南天池”的美誉,同时也为数千亩农田的旱涝保收作出了不朽贡献,让这一带成为英川的重要粮仓。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外出,这片梯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

2022年开始,凤垟梯田开始复垦,部分基础设施得以修复。历经两年多时间,目前梯田修复完成2300亩,并种上了稻谷,完成了首期目标。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凤垟梯田的水土功能、破裂的田埂等方面进行修复,并修建观光游步道、观景台、公厕等。”陈先清介绍,后期还将把张川片、寨后村片纳入凤垟梯田集群,全力打造更为成熟的梯田观光景点。

陈先清的目标还不止于此。“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70栋夯土房,其独特的颜色和纹理,让人流连忘返。”陈先清说,下一步,凤凰寨村将打造“夯土文化园”,以传承和诠释山村夯土文化的历史,构建文旅融合的新形态。

如今,漫步村中,平整的水泥路沿溪蜿蜒向前,小巷台阶也用鹅卵石、条石等修葺。文化礼堂·老年学堂、健身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厕所等公共场所……近年来,凤凰寨村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不仅如此,村里乡贤出资还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可视化管理系统。“我儿子在昆明,他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我们情况怎么样,非常方便。”村民周树粱竖起大拇指。

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见证了凤凰寨村的崛起与繁荣。新时代的凤凰寨村,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参与采写:吴卫萍 雷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