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FDA为应对HIV疫情的爆发,提出了“加速审评计划”!主要目的是加快有望治疗严重、无法治愈疾病的创新药物的上市速度。

加速审评的主要操作宗旨是简化临床试验疗效要求,使用替代终点来衡量药物价值和患者预后改善。替代终点(如,肿瘤缩小、PFS等)是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当临床终点(如,5年有效率或10年有效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读出时,替代终点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临床结果,当然这需要科学的数据来证明替代终点和临床终点的相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优先审评和传统审评的流程比较

通过FDA的加速审批途径后,产品即可上市销售。然而,这些产品还受到以下限制:申办方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替代终点或中间临床终点能够预测药物预期临床受益。申办方还必须同意进行一项或多项上市后的确认性研究,以验证和描述终点与预期临床益处之间的关系。一旦后续研究和替代终点不一致,则产品面临被撤市的风险。

通过加速审评的途径,药企用肉眼看见的加速度把产品推向了市场,统计研究发现通过加速审评上市的抗肿瘤药物比传统途径快了高达3.9年。对FDA批准的近两百个抗肿瘤药物的分析发现,使用PFS和病情缓解作为替代终点分别可以把临床试验缩短11个月和19个月,这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肯定是大大的有利可图的,时间绝对是金钱,早上市一天早赚一天的钱!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是最终受益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不同类型药物的每天销售额,红框为抗肿瘤药物(单位:百万美元)

JAMA发表的一项大型(129 种癌症药物,其中46种具有5年以上的随访时间)的回顾研究发现,大多数加速批准的抗癌药物在加速批准后的5年内并未显示出对总体生存率或生活质量的益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129 种癌症药物,加速审批上市后的结局研究分析图

另外一项研究,对1999-2023 年的26种获FDA加速批准后被又被撤回的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分析。这其中,21种加速批准基于总体缓解率(ORR) 、3种基于生存期(PFS)、1个基于总生存期(OS)和1个其他终点。

这些药物从获批到撤回的中位时间是4.1年(1.3-12.5年),也就是说这些药物当被证明“无效”时,已经卖了4年了!简单的回归分析发现加速批准到撤回的间隔在随着年份呈现变短的趋势,这也说明了FDA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替代终点的加速获批需要更强调科学性,且后续的FDA的审查会更严格和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26种撤回的抗肿瘤药物上市到撤回时间统计分析

总之,从历史数据回顾来看,替代终点的靠谱程度,是值得商榷的!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机构,在选择替代终点的时候必须严格考量科学性,以保证患者最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