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繁华的华润万象城商圈,经过充满烟火气的怡山社区街巷,沿着高楼林立的江滨路一路直行,一水长流的闽江西河公园对角不远处,鼓楼区人民法院洪山法庭正位于此。

坊巷、“厝边”、楼宇、商圈……既是地理特点也是文化的特色。近年来,洪山法庭紧密融合鼓楼区是省会城市核心城区、福州市金融示范区的特点,精准把握纠纷“未发”“未讼”“未决”节点,坚持发挥“厝边审判法”作用,全方位延伸司法触角,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进城记的故事,走进街头巷尾、楼宇商圈、邻里家园……

典型示范“连环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道堆放的杂物不见了”“前会儿还看见物业在修剪绿化带”……一大早,微信群里3号楼业主对新物业公司的表扬,引来邻居们要与物业“良性互动”“共建家园”的理念认同。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是个业主们和物业公司“剑拔弩张”的小区呢?

原来,业主们认为前物业服务企业服务合同是其与开发商的单方意思表示,严重侵占全体业主的公共利益、小区保洁不到位,很多业主拒交物业费,致使小区管理更加乏力。于是,物业公司将11户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区里常见的物业纠纷“小案件”,却让洪山法庭的法官特别挂心。“这类案件联接着群众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米’,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指数。”鼓楼法院李博副院长介绍。

洪山法庭用上了在学习“枫桥经验”时摸索出的创新之举,即“一小区一方案”“一类型一路径”的方法,靶向施策。“合并”相关案件进行研判后,发现有一件案件,双方矛盾较大,多轮调解不下。

“法院的判决有明确的正向意义和示范价值,为群众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提供了参考样本”,该案的经办法官林金程翻阅着卷宗说:“就以这个案件为突破口”。

“四两拨千斤”,以该案“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支付拖欠的物业服务费,驳回物业管理公司有关拖欠物业服务费逾期利息等其他诉讼请求”判决为示范,余下的10个案件都以调解结案。业主当场交纳了拖欠的物业费,物业管理公司现场提交了的撤诉申请书。业主代表满意地表示“大家都把矛盾抛到脑后,学会用心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随着洪山法庭“审判团队+调解员”的物业、交通事故等纠纷速裁团队运作愈发成熟,现如今,越来越多类型纠纷,形成了成诉案件的示范案例——促成类案调解——典型案例定期推送到商圈、楼宇、小区——唤醒关注与重视的“定分止争”连锁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洪山法庭坚持“将法庭搬进群众中间”,搬至坊巷间、古厝里,现场办案、现场开庭、现场调解;邀请工会、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司法调解员等人员旁听庭审;把守望相助、邻里和睦、重义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案件审理、纠纷调解全过程……“家门口”的巡回法庭,落地生根。

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洪山法庭诉前调解案件295件,诉前撤诉177件,实现“判决一案、化解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提速解纷“接地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纠纷没解决,就是闹心。”网购消费者小张在案件和解后直言,

“法庭快速替我们老百姓解决纠纷,就是解决了大困难!”

小张烦心的纠纷,缘于网购某知名品牌跑步鞋,与商家就“正品”与否,争执不下,遂而成讼。

标的不大,程序不减,司法鉴定是尤为关键一环。但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当事人诉前单方委托鉴定,对方当事人认为公信力较低,申请重新鉴定的难题。

本着“矛盾化解拖不得”的理念,洪山法庭创新地将司法鉴定的诉讼“次序”由“诉中”调整至“诉前”。既有助于当事人评估诉讼风险,避免因错误认知、盲目诉讼产生诉累,又使案件得以快速处理,进一步缩短审理周期。

以小张的案件为例,在双方认可共同委托专业鉴定机构鉴定结果的基础上,法院组织的调解变得十分顺畅,原、被告当场达成和解,彻底解除了消费者的心结。

“司法鉴定耗时长、费用高,还有更好解决的办法吗?”洪山法庭提速增效的枫桥法庭思考与实践,不断延伸。

运用“枫桥经验”的“群众路线”法宝,针对辖区不同类型纠纷受理量大的特点,洪山法庭搭建起更广泛的多元联动化解机制,将纠纷解决由法院的“一元化”变为以法院为主导的“多元化”。

构建“诉前鉴定+联动调解”“诉前调解+联动治理”模式,依托法院诉前鉴定平台、诉前调解平台与社区、街道(镇)、区三级治理中心,实现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与多部门联合共治,推动实现“枫桥经验”形象表述的“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助区职工中心、青年文创中心、社区调解室、法务特派员调解室平台,依托职工e站、鼓楼智脑等互联网功能,“送法进e站”“送法进社区”等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多元化联动,这些工作看似让法官增加了很多前期工作,但实际上既能让老百姓的纠纷得到更快、更有效的解决,把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洪山法庭副庭长林心恩说。

据统计,2024年以来,洪山法庭诉前鉴定期间调撤涉企案件达76件,新收各类民事案件3764件,诉源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司法润企“增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的法律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都是相伴而生的……”林心恩结合“法治体检”结果,正向企业代表分享企业在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控。

鼓楼区是全市90%金融机构的集聚地,民营经济贡献了鼓楼区近40%的GDP、80%的就业、98%的企业数,在安商、护商、兴商、 富商的发展背景下,“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洪山法庭也在做优司法润企上下足了功夫。

打造“金融快审团队+全流程要素式审判+多元共治”解纷新模式,推动金融纠纷批量、智能、高效、质优办理,实质性化解金融矛盾,是洪山法庭推出的实招之一。

在“调解专家团队+集约化中枢管理”模式中,通过设立金融案件诉前调解室,明确入册条件和程序,择优选聘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等39家特邀调解组织,聘任具有金融专业背景特邀调解员35人,增强多元调解力量。

创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法务特派员的“两代表两员 ”纠纷联调工作机制,推进金融纠纷治理。至今参与调解 50 余次,一批疑难复杂的金融纠纷案件成功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7月,金融案件诉前“电话调解”模式率先运行。由银行在起诉前派人员到金融案件诉前调解室,在团队指导下,按照调解规范拨打调解电话,助力前端矛盾化解。配套发送“调解短信”,通过预告诉讼风险,释明诉前调解在人力、时间、经济成本上的优势, 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控制诉讼增量。

该模式推动以来,法庭干警拨打诉前调解电话16000余通,发出短信680余条,调解成功80余件,继续履行暂缓起诉200余件,734件金融案件在诉前达成还款方案,同时回款共计1655万元,开辟了一条诉源治理的新路径。

围绕企业“孵化、发展、危困”成长环节,洪山法庭在审判案件时,致力于将司法建议作为帮助辖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的“独门药方”。2023年以来,洪山法庭参与发出司法建议7份,切实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实社会治理“大文章”。

数据是工作的注脚。2024年至今,洪山法庭共受理各类涉金融纠纷案件2137件,案件标的总额超23.02亿元,审结案件1772件,案件的总标的额超17.05亿元,一审息诉服判率超过95%,其中调解134件、撤诉55件、按撤诉处理54件,共计233件,同比增长约31.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涌东南谱新篇。洪山法庭将继续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枫桥”架在楼宇厝边,深化源头治理、拓展司法服务、凝聚共治合力,让人民群众在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美丽新“枫”景的动人画卷在首善之区徐徐展开。

来源:鼓楼法院

编辑: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