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旅官员应在调查研究上多下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前一天,苏州宣布“取消实名预约”:除拙政园、留园、虎丘、狮子林、苏州博物馆(本馆)、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苏州乐园之外,苏州全市其他A级景区、文化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全部取消实名预约。事实上,在苏州调整之前,上海、北京、沈阳部分景区和文化场馆也已取消参观实名预约制。6月10日,上海市文旅局发布公告,重申了这一原则。

与此同时,近期苏州园林卡的预约机制也有所变化。此前苏州绝大多数园林都必须线上预约才能进入,即便持有园林卡,当游客来到景点门口时,眼看里面没多少人,却仍要拿出手机线上操作,才得以进入。调整后,苏州园林卡仅保留拙政园、狮子林的预约,其他都能凭卡直接进入园。对此,艺圃的工作人员十分感叹,现在游客入园方便多了。

预约制推出的初衷,是为了限制客流量、提升游客体验,然而,慢慢地各地景区一拥而上,不顾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纷纷采取实名预约,反而给游客带来了不友好的体验,尤其是许多不熟悉线上操作的老年人,要去景点旅游,不得不求助于年轻人帮忙预约,造成老年人“购票难”“购票慢”的困扰。

不仅如此,“黄牛”也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推出一些热门景区、场馆的代预约服务,在某知名旅游平台上搜索“南京博物院代预约”“苏州博物院代预约”等关键词,会出现多个代预约的“产品”,收费不等,显然破坏了博物馆本身的公益属性,也加大了散客预约门票的难度。景区和文化场馆如何更好地“过滤”这些违规商业行为,也值得做更多探索和反思。

当然,给苏州等地点赞的同时,若是从更高期待出发,恐怕还有优化、完善的空间:对于保留实名预约的景区、场馆,是否全都有必要365天预约?场馆景区如何更细分、更精准地做好预约制?

在苏州,有部分景区、博物馆保留了实名预约购票,狮子林就是其中之一。上周,记者在狮子林景区门口遇到一位外地游客,他说自己已提前预约购买了狮子林的门票,到现场才知道,直接到窗口也可以买到票。记者查看了7天内的狮子林门票剩余情况,发现包括周六、周日在内,所有时段的余票都很充足。对于这些景区,游客也有疑问,在旅游淡季是否有必要和旺季一样,“一刀切”非得预约呢?

说到底,不断提升景点的服务水平、以游客为中心,才是景区生存发展的“王道”,近两年各地为发展旅游经济,流行“卷”旅游局长、“卷”网红推荐、“卷”代言人……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客流激增,但各地文旅局和景区如不在服务质量上发力、不去聚焦如何优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再博眼球的代言,也只是一种作秀,很难长久。

有游客说得好,文旅官员应在调查研究上多下功夫,减少不切实际,甚至是刻舟求剑式的“粘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