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都军区某位军长,猛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说道:“胡闹,她都83岁了,怎么还可以到前线参加救援工作,快派人把她送回去!”

一位83岁的老人还坚持前往灾区救灾,这听起来似乎让人不敢相信,但是这位老人的身份并不普通,她就是我国的传染病专家陈菊梅。

陈菊梅出生于浙江,那是一个正经历着动荡的中国,她和万千普通百姓一样,过着贫苦的生活,每天都要为生存发愁。

家中条件虽然简陋,但是陈菊梅很争气,她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在学堂中总是名列前茅,很受老师重视。

那时候的中国死亡率很高,除去打仗战乱之外,就算是小病也能轻易地取人性命。

陈菊梅看到乡亲们被疾病困扰的状况,心中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让中国的百姓们从摆脱病魔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读之后,陈菊梅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愿考到了浙江医学院,能够进一步学习医学知识。

医学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因为人体结构十分奇妙,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很难做到。

因此在大学毕业之后,她马上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前往了苏联深造。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陈菊梅时刻不曾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她的课业总是做的最好,成绩也十分优异,最终提前毕业回国。

回国之后的陈菊梅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域,这从此也成为了她一生都在努力的方向。

当时的中国因为刚刚结束战乱,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传染病领域更是大片空白,所以许多人因此丧命。

还有人将中国称为是“肝炎大国”。

看到这样的情况,陈菊梅给了自己极大的压力,要在短时间内克服这个问题,把“肝炎大国”的帽子给彻底摘下来。

由于连日的忙碌,陈菊梅患上了严重的肾炎,病情加重的时候,她痛的几乎无法分心来做研究。

着急的陈菊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震惊的决定。

她将自己的牙齿全部拔光,并且做了阑尾和扁桃体摘除手术,这样就遏止了这些部位发炎的情况。

除去后顾之忧,她才能够用心地做实验。

众人纷纷被她的毅力给打动,不禁红了眼眶,为了治疗全中国的病人,她不惜现在自己的身上“开刀”,这是何等的精神!

正是因为陈菊梅有着不顾一切的奉献精神,护肝药物才被他成功研究出来,中国“肝炎大国”的称号逐渐被人遗忘,她凭借着努力改变了这一现状。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陈菊梅不顾阻拦来到了灾区,亲自查看病人们的情况。

面对记者“为什么没有佩戴口罩”的提问,陈菊梅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

“这里是灾区,不是疫区。”

“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都要到一线去工作。”

陈菊梅的精神打动了无数人,她的到来也激励着灾区的人们,大家都更加坚信能够度过难关。

这位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医者,直到去世都将中国医学的发展放在心中。

陈菊梅去世之后,家人遵从她的遗愿,并没有选择火化下葬尸体,而是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进行医学研究。

资料来源:

她走了,91岁还坚持出诊,83岁时还到汶川地震一线——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