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极窄边框,机哥感觉这几年发展真是太快了。

像是果子,前几年还因为边框宽度问题,被安卓一众窄边框机型架在火上烤,甚至连安卓低端机都能踩在它头上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自从iPhone 12全系用上OLED屏幕之后。

iPhone的黑边宽度,每年都有实打实的变窄。

到去年的iPhone 15 Pro系列,还用上了LIPO技术缩窄黑边,直接一脚踏进极窄边框大家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iPhone没啥进步吧,他又确实在稳步迭代。

你说它不思进取吧,但它时不时,又能整点新花样出来。

这不,随着时间来到6月份,距离科技界春晚苹果秋季发布会,只有差不多三个月时间了。

关于iPhone 16系列的爆料,也逐渐开始腹泻式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有消息说,上代已经用LIPO技术缩窄黑边的iPhone。

今年又要进一步缩窄边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说。

这次用上了最新的边框缩减结构(BRS)技术,把iPhone 16 Pro Max的黑边,直接给缩小到了1.153mm

提前预定全球边框最窄的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家伙。

前两个月还说超窄边框技术良率不太行来着,看样子现在是确认落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大伙儿对1.153mm没啥概念,在iPhone 15 Pro Max上,这个数字是1.55mm。

换句话说,这次黑边宽度直接变窄了接近1/3,而且还是四边等窄。

要是额头上那个灵动岛也变小点,那将会是绝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来。

机圈很早就开始卷起了极窄边框,而且搞出来的骚活也一点都不比现在少。

今天机哥就带大伙盘点一波,以前那些主打极窄边框的手机。

ID无边框

时间拨回到九年前。

2015年4月,乐视在第一场手机发布会上,带来了乐视超级手机1、乐视超级手机1 Pro、乐视超级手机Max,并且首发了传说中的——

“ID无边框”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嗦,就是用「全悬浮玻璃」技术,把玻璃面板直接盖在中框上,而不是被中框包裹,从而达到ID无边框的效果。

乍一看,确实让正面一眼望去浑然一体,有种边框窄到忽略不计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点亮屏幕嘛…坏了,全都坏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和咱们认知里的无边框…谈不上半毛钱关系,妥妥的停航母级别。

喏,大伙可以看甄姬感受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没有「美得让你窒息」不知道,反正亮屏看到这大黑边的都窒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别说。

这玩意还在当时的机圈,掀起了一阵ID无边框的风潮,不少Top大厂也学着做起了这种“息屏美学设计”。

让无数网友直呼上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嘛,「乐1」主要还是价格便宜,定位比较低……

同一天发布的,价格快贵上一倍的超大杯「乐Max」,虽然也是所谓的“ID无边框”。

但屏幕,是和夏普合作的高定版本。

黑边实打实缩窄到了1.6mm,比小米14标注的1.61mm还窄一丢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合6.33英寸大屏,视觉观感倒还意外的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嘛,话又说回来。

乐视的“ID无边框”,说到底还是有点取巧的成分在里面,黑边还在,只是息屏之后看不到了而已。

真要说亮屏无边框,还得看接下来的努比亚。

视觉无边框

努比亚第一款视觉无边框的机子,努比亚Z8,其实也就晚了乐视一个月发布。

但要论正面的视觉观感嘛,和ID无边框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在白底画面这种照妖镜下,左右边框看起来依然称得上惊艳。

后来努比亚Z11发布会上,还引用了一段Z9用户的评论:

哇!金色传说。

“哇!没想到真的是无边框”

可以看出来,当时大伙苦各种“ID无边框”、“PS无边框”、“发布会无边框”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原理虽然也有一点取巧的成分在,但比乐视那种单纯的掩耳盗铃高明不少。

利用弧面玻璃折射,把屏幕发光区域扩大,看起来就有一种真·无边框的错觉。

努比亚管这叫:「aRC(弧面折射传导)」视觉无边框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第一代技术效果还没那么极致,到了后面的第二代aRC,像是努比亚Z11、Z17。

从正面看过去,说是真·无边框手机也没啥毛病,以直屏做到了和三星双曲面差不多的视觉边框宽度。

就算是放在 2024 年,这颜值依然能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面屏

左右两边安排到位之后,手机厂商们就开始用各种姿势朝着全面屏发起进攻了。

“上巴”首当其冲,成为了这场大战中第一个被干掉的部分。

像是夏普AQUOS CRYSTAL。

在三边极窄边框的基础上,也用上了类似努比亚的玻璃折射原理。

颜值足以秒杀大部分无边框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大伙熟悉的小米MIX,同样也是三边等窄的设计,相比夏普进一步收窄了下巴。

不过那时的全面屏,看着总是有些怪怪的。

到了2017年,三星S8发布。

不仅左右两边用曲面收窄了边框,而且用上了COP封装技术。

把本来应该塞到下巴上的排线,一股脑折叠到屏幕后面藏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大家都知道的iPhone X,是吧。

虽说已经是7年前发布的产品,但因为把COP封装利用到了极致。

正面颜值放到现在来看,依然不算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回到,边框进一步缩窄的iPhone 16上。

看到手机厂商又卷起了极窄边框,机哥自然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能让手机正面颜值进入下一个level。

就像现在,柔性OLED屏幕+COP封装工艺,早已普及到机圈的每一个角落。

机哥不说,你可能都猜不到。

拥有这种正面颜值的,是一款仅仅千元出头的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啊,也不只是iPhone 16。

安卓1.5K分辨率屏下前摄技术正在攻关,小米探索全面屏黑科技的MIX系列也后继有人。

机哥觉得,曾经那些科幻片、渲染图里可望不可及的真·全面屏手机。

已经近在咫尺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