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这种东西,很多人听了根本就理解不了,我们跑了三次市政府,幸好市领导愿意听我们的汇报,就这样,我们最终决定留在深圳不走了!”

2010年初,5个海归留学生来到了深圳,他们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研究出了“隐身衣”,当时美国抛出各种诱惑,想要让他们留在美国,但他们却选择回国报效,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研究出的“隐身衣”,是属于中国的,而不是属于美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美国打算将这项技术用在武器上,他们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为其他国家的军事事业发展,去添砖加瓦呢?

于是这5个留学生丝毫没有犹豫,2009年,他们研究出了“隐身衣”,2010年初,他们就排除一切万难返回了祖国。

在美留学多年,他们始终都是中国国籍,他们的那颗爱国心,也是始终没有任何改变。

就这样,一家民企在深圳诞生了,而这家民企,后来成为了业界的传奇,因为他们研发出来的东西,用在了中国国防和军工发展上。

那么这5个海归留学生是谁?他们扎根深圳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5个海归留学生

这5个创造奇迹的海归留学生,分别是刘若鹏、赵治亚、季春霖、栾琳和张洋洋。

他们是“光启公司”的初创团队,也是他们,在美国深造期间,研究出了“隐身衣”。

在这个初创团队里,领头人是咱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刘若鹏。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80后海归博士团队,回国创业后不断在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创业5年后,他们就发明近3000件专利。

那么刘若鹏是如何带领团队研发出“隐身衣”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要从1983年开始说起。

虽然刘若鹏是在西安出生,但是他却是在深圳成长,因此决定回国创业后,他选择深圳,也是因为自己对深圳有着很特殊的感情。

因为刘若鹏的父母,都从事科研领域的工作,所以他从小学开始,就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离开了西安,开始长期在深圳生活。

因为父母在中兴通讯工作,所以他平日里接触到的人,也都是和父母一眼的科研人员,看到父辈在条件简陋的环境中创业拼搏,这也给刘若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后来才会义无反顾地回国,毕竟2010年的时候,国内的科研环境,可是要比1990年他跟着父母去深圳的时候,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学开始,刘若鹏的成绩就非常优秀,高中的时候,因为他多次在物理和数学竞赛上获奖,他也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读书。

在浙大读书期间,他先是对电磁领域感兴趣,后来又开始对超材料感兴趣,当时他每天都在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和微纳米,生产出自然界无法实现的材料。

就这样,靠着对科研的热爱,他也从此与超材料结缘。

大学毕业后,美国杜克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拿着全额奖学金,刘若鹏也是赴美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他在杜克大学是本硕连读,机缘巧合之下,他和同样在美国留学的几名中国人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在同一个实验室里,因为都对超材料感兴趣,他们也一起研究最前沿的超材料和技术。

2009年,随着一篇科研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向了以刘若鹏为首的科研团队。

那一年,他们的科研成果“隐身衣”诞生了,这是他们基于超材料技术,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的一项科研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项技术很超前,尤其是若用在国防军工领域,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作用,所以《科学》杂志还将这项科研成果,评选为2000年到2010年,人类最重大的十项科技突破之一。

当时曾有物理学家预测,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那么军用装备,比方说舰艇、坦克,都难以被雷达的微波探测系统发现行踪。

显然,这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

当时消息传回国内,刘若鹏的母校浙江大学激动不已,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国内也有人担心,刘若鹏在美国学习多年,他会不会选择留在美国?即使他回国了,他科研团队里的另外4个中国人,又能不能跟他一起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中国的综合国力,还远不如今天。

不过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原本对中国看不起,认为中国不可能发展起来的美国,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所以当美国得知,这项科研成果,是由5个中国人研究出来的,自然美国是不可能轻易让刘若鹏他们回国的,因为美国恨不得马上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军事领域。

于是美国有关部门找到了刘若鹏,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

但是刘若鹏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已经完成了学业,他还是要回到中国去。

一看留不住刘若鹏,美国便打算留下刘若鹏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是在美国留学,所以美国以他的科研成果,是在美国实验室里获取的为理由,要求刘若鹏交出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是啥意思?如果刘若鹏将“隐身衣”的技术交给了美国,那么美国就拥有技术专利,即使他回国了,咱们国家若是使用了一样的技术,那么就属于是“抄袭”美国。

刘若鹏自然也不会同意,所以他当时做好了和美国打官司的准备。

眼看着软的不行,美国就准备来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的一番操作下来,刘若鹏也意识到,自己很难平安回国。

他联系了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最终在祖国的帮助下,和自己的科研团队一起返回了祖国。

说起来在刘若鹏的5人科研团队里,还有一个是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中国人,他也是放弃了英国开出的丰厚条件,毅然选择回到了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助力中国科技,民企进军国防军工

因为刘若鹏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时代,都是在深圳渡过的,所以他对于深圳,本身有着很特殊的感情,而且他是1990年跟随父母去的深圳,到他去美国留学,他在深圳生活的10多年时间里,他虽然年龄小,但是也见证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因此他返回国内后,和自己的团队成员一商量,五个海归精英决定一起创业,他们也是一致决定,将公司开在深圳。

既然想要在深圳好好干一番,尤其是他们研究的超材料,本身也属于很重要的科研项目,所以刘若鹏他们去了深圳后,就一直去有关部门,希望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创业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他们口中的超材料,市里面的领导听不懂,不过深圳的领导却找人去调查了一番,调查结果显示,刘若鹏他们真的是海归精英,而他们口中的“超材料”,不仅对科技发展很重要,而且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项目。

就这样,深圳的市领导马上安排有关部门,尽全力去配合刘若鹏他们落户深圳。

他们虽然都是海归精英,但是想要让公司落户深圳,尤其是想要让他们的科研项目获得政府支持,还是需要准备很多的公文材料,他们不懂这些,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帮着他们准备材料,就这样,一个初创公司诞生了,它就是深圳光启科技。

难以想象,如今横跨五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企业深圳光启,创立团队就是五个海归精英,以及他们凑起来的20万启动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启的一个合作伙伴,是中航工业集团,也是我国有名的军工集团,这也让光启成立不久,就走上了“民企参军”的道路,开始为国家的国防和军工事业发展做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这是刘若鹏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毅然决定回国报效。

因为刘若鹏团队研发的“超材料”技术对于国防科技至关重要,所以深圳光启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军工领域的民营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刘若鹏回国创办光启后,他也是受到了不少的质疑。

比方说他的超材料迟迟都没有产业化,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骗子,说他和“汉芯一号”的陈进一样,都是打着“海归精英”的旗号,回国骗取科研经费。

不过面对大家的质疑,在2018年的时候,刘若鹏曾经回应过,称自从光启走上“参军”之路,一些技术和产品, 都是直接应用到了国家的尖端武器装备上,出于保密原则,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国家没有正式对外宣布之前,他们自然不能抢先去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来刘若鹏团队研发的超材料,其实除了应用到尖端武器装备之外,是可以投入到任何行业的,但是他们却决定,自己研发的超材料技术,要优先应用到国家的尖端武器上面,因为这个领域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并且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如果想要不落后,甚至是领先于其他国家,就要做到抢先一步把产品定型。

更何况他当年放弃了美国开出的条件,不顾一切地返回国内,并让自己的企业走上“参军”之路,这本身就说明,他绝对不可能是骗子,如果这么多年,光启都拿不出什么成果来,那么光启也不能仍然在“参军”名单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朋友们,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