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费讯,近日,一位女子发布视频实名举报中国移动唐山古冶林西营业厅,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其手机号、个人信息、冒名签字,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家里开通了长达3年之久的宽带。

该女子表示,中国移动业务员找到村里书记进行调解,“更为可怕的是,还找到我老公的单位领导调解。采用威胁的语气,问我老公在单位这几天过得好不好。”

对此,中国移动客服人员表示,如果上报了的话,会有专人协助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屡遭投诉盗用信息办理宽带

天天消费发现,该女子的遭遇并非个案,中国移动多次被投诉盗用个人信息为他人办理宽带。

有消费者在陕西省通信管理局投诉称,2022年8月底,其携号转网到中国移动,当时中国移动说每个月话费是39块钱,一个网络套餐,他当时明确表明现在用不上这个宽带,当时工作人员说先给他留着,后面如果需要的话,再上门安装。直至2023年8月,消费者发现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将他的宽带安装在了陌生人家里,并且持续产生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回复称,“经核实,你号码155****1170于2022年09月24日携号转网至移动公司办理‘爱家套餐198元档’,套餐内含免费宽带0元500M,陕西移动已提供了相关业务办理依据,但陕西移动无法提供你于2022年09月24日同时办理320元加速套装业务的相关办理依据,陕西移动存在未妥善保管用户资料和业务办理不规范的问题。我局已要求陕西移动立即改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服务规范》等相关规定执行,规范业务办理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并与你联系解释处理。经了解,陕西移动已与你联系解释并处理费用,宽带已拆机,你表示认可。”

今年3月,有消费者在双峰县委网站投诉称,“中国移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分公司所管辖的移动营业网点于2019年6月,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未经授权私自开通了本人手机号码的宽带业务给别人使用,安装在走马街姓林的一户人家里(这张电话卡我使用了近五年,直到去营业厅才得知别人免费使用着近五年属于我的服务)。未经我的授权侵犯了我的个人财产及用户隐私,我相信我这种情况也不是个例,希望工信部能够重视此问题,能够对移动公司起到威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1月,延安市民李女士反映,中国移动陕西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未经自己允许,6年前中国移动"私自"办理宽带给他人使用。2023年8月份李女士发现这个问题后,去中国移动陕西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咨询处理此事,但没有解决,业务人员还称"宽带放着也是放着,别人用了也没少你啥!",李女士多次拔打10086咨询也没有解决,11月13日去找中国移动陕西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说是给解决,到现在对方也没有给说法。

2023年6月,济南的王女士在移动营业厅更改套餐业务时发现,自己名下竟然被莫名办理了一条宽带,且宽带的使用者王女士并不认识。王女士介绍,名下宽带是2016年11月办理的,速率为100M,安装地址是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的一家商铺,但自己并没有在大观园附近居住过,也并不认识该商铺的人,为什么连续6年多每个月都要替陌生人缴纳25元宽带费和5元的高清电视费用?

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不少网友投诉中国移动盗用个人信息为他人办理宽带。

2023年3月21日,有网友投诉称,中国移助公司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未经授权开通并安装了宽带业务,以及电视套餐。私自盗用了其信息,为别人开通了宽带以及电视套餐。网友要求依法赔偿,按照移动宽带2020年4月26日开始至2023年3月资费1950元的三倍赔偿,直接注销掉名下原有宽带以及电视套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5月23日,有网友投诉称,天津移动内部员工将其信息泄露别人,非法用他的手机号人名在异地安装宽带。网友要求移动公司把非法安装的宽带取消,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什么让实名制形同虚设?

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明确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手续,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如实登记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

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与用户订立入网协议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自从我国实行电话实名制以来,办理业务非但需本人持自己的身份证前往,而且还是进行人脸识别。因此说来,别说是盗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就算持他人身份证前往,也办理不了。然而,实际操作中,运营商时不时让实名制形同虚设。

一方面,运营商在执行上要求得没那么严格,加之内部监督和管理跟不上,具体到操作上,话语权还在办理此项业务的营业员那里。如此一来,就不能保证所有营业员都按规定行事,尤其面对关系人就不排除网开一面。如果在责任追究上,既无倒查机制,也无惩戒措施,这种随意性会愈发突出。

另一方面,为了争夺用户,或为与其他运营商在竞争上暗暗较劲,故意降低实名制标准。甚至,为了让外围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把门槛设得很低、对实名制要求不严,以致他们在分销过程中,不按实名制办理,抑或随便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能稀里糊涂给办。

相关律师介绍,电话号码的开设和宽带的开户需要实名信息登记,往往一个电话号码的套餐中可能存在开通宽带更为优惠的情况,并且增加宽带开通量也可以让营业厅的业务量达标,增加绩效奖励。这个事情大概率是用户在拥有手机号之后,被营业厅冒用身份开通了一条宽带,营业厅业务员将这条宽带借给别人使用,从中是否牟利不好判断。因为数额不多,用户对于多付的钱没有引起注意,往往在事后查账单的时候才会关注。

专家建议,当用户的身份被冒用开通宽带业务,造成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应该及时联系营业厅告知其更改,也可以联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处理,对于造成的损失,可诉至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