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像他人那般伪装,不会去赢得他人的同情。而奇怪的是,世人似乎更偏爱那些懂得示弱的人,他们更愿意相信,哭泣者才有糖吃。”

那些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通常都是极为成熟、听话、坚韧和独立的。若能遇到知己,他们便能感受到世界的公平,否则,他们便会产生疑虑,怀疑自己是否不应该做个懂事的人。

在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父母将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儿子身上,而对于女儿,即使她面临生命威胁,父母也视若无睹。在职场上,这样的偏见也不胜枚举。有些人尽管毫无才能,却能成为领导眼前的宠儿;而有些人,尽管懂事能干,却总是被边缘化、被打击。

对于懂事的人来说,要他们为了得到重视而变得不懂事,实在是难以做到。因此,与其感叹与世界格格不入,不如去寻找一个能接纳你的环境,去寻找你的同类,这样你才能继续以你的方式生活,才能得到认同和尊重。

正是因为不堪婆家的这种对待,选择了与前夫离婚。她的婆婆擅长的是表演,每次欺负儿媳后,都会抢先诉苦,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在遭遇了“哭泣者有糖吃”的现象后,会选择改变自己,变成一个会哭泣的孩子。但我做不到,我甚至极度反感这种观点,因为这句话会误导许多人,会让许多原本懂事的人变成无理取闹的人。

可悲的是,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对这句话的反感,并不能阻止别人对它的热衷。因此,我难免会遇到那些喜欢“恶人先告状”的人。

我原本以为只有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才会遇到这种人,然而没想到的是,在我的婚姻生活中,这样的人竟然出现了,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婆婆。

婆婆对我施加的压迫并非直接的打骂,而是通过计算和谋划。一开始,她是通过说好话,讨好我,以此来向我索要钱财。后来,当我表示不乐意时,她便开始采用强行索取的方式,向我索要钱财,甚至开始打起了我婚前购买的房子的主意:“儿媳,房子租出去,不如送给我女儿!”

我先是告诉她:“我的房子只会出售,不会赠送。”然后,我采用了与她相同的策略,对她说:“按照你这样的说法,你的钱存在银行,不如送给我!”

就因为这件事,她开始怀恨在心,接着也不再索要钱财,也不再要求房子,一心一意地找我麻烦,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隐蔽,而是明目张胆。更过分的是,每次她欺负我之后,都会恶人先告状,假惺惺地哭泣,倒打一耙,说是我欺负她。

我对这一切都保持沉默,我觉得我的前夫一定会明白到底是谁的错。然而,直到后来,当他听完婆婆的话后,开始训斥我时,我才知道他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明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当我向前夫解释时,他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说我妈欺负你,为什么哭的是她?”

听到他这样的话,我毫不犹豫地决定离婚。我可以忍受婆婆的欺负,只要我的丈夫能理解我,我不会太过计较。然而,如果婆婆欺负我,而我的丈夫却不理解我,甚至反过来说是我欺负婆婆,这样的日子我真的无法继续下去。

人的委屈往往来自于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

当个体犯错时,受到指责与批评,这是罪有应得,内心不应存有任何委屈之情。然而,当一个人毫无过错,却遭遇无理的指责与攻击,那一刻,心中难免充满了无法言喻的委屈。

人心最难以承受的,莫过于那些我们深爱的人,那些我们长久以来信任的人,他们不理解我们,不尊重我们,反而与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为伍。

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那位女子,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委屈,她曾期待着丈夫的保护,期待着他能明辨是非。

然而,她失望地发现,她的丈夫竟分辨不清是非,错误地认为“眼泪能洗清一切”,面对这样的丈夫,她只能选择离婚,以这种方式来求得内心的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位女子的委屈足够深刻,但还有些人的委屈更为沉重,更为无奈。比如,有些人在家中始终得不到重视,经常遭受委屈,却无法逃离那个家庭,这样的生活如同的地狱。再比如,有些人在职场上备受委屈,却不敢换工作,不敢辞职,同样生活在痛苦之中。

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尽管这两种情况看起来无解,令人绝望,但实际上,并非真的无路可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狠心放弃。请记住,那些一直让你遭受委屈的人,你永远不要奢望他们会良心发现,如果你不想继续承受委屈,你只能选择逃离或放弃。而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鼓起勇气,对自己更加严格,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出困境,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