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大决战》确实吸引人,它以影视的方式再现了当年解放战争的宏大场面,而这场战争中的重头戏——三大战役,直接决定了国共双方未来的走向。三大战役期间,国共双方一共投入了几百万的兵力,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的战争,国民党失败是必然的。

双方的大决战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先后派出了多个兵团参加战役,自己的嫡系也在三大战役中被全部打光,那么在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方面一共投入了多少个兵团参战呢?这些兵团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我们不妨从下文来了解一下当时国民党方面投入的兵团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决战》中的蒋介石

辽沈战役期间国民党方面参战的兵团

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第一个开打的战役,国民党方面称这次战役为“辽沈会战”。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经过52天的奋战,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国军直接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

参战的国军兵团有:第一兵团、第六兵团、第八兵团和第九兵团

第一兵团,兵团司令为郑洞国,黄埔一期毕业,兵团下辖新编第七军和60军,全兵团约10万人,驻守长春。1948年10月17日,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彻底打乱了郑洞国的部署,郑洞国顿时感到绝望,但仍然想要为党国尽忠。后来新7军也放下武器,郑洞国的手下以突围为借口挟持郑洞国放下武器投诚,就这样第一兵团向我解放军投诚,长春解放,而兵团司令郑洞国建国后曾在水利部工作,同时他的后半生也为祖国统一奔走,1991年以88岁高龄在北京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洞国

第六兵团,兵团司令为卢浚泉,黄埔军校轮训班毕业,兵团下辖第93军、新编第5军、新编第8军和第54军,全军15万人,驻守在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是锦州地区。锦州一战,东北野战军全歼第六兵团,俘虏了范汉杰和卢浚泉等人。兵团司令卢浚泉被俘后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所,1959年获得特赦,1979年,在云南昆明病逝,享年80岁。

第八兵团,兵团司令为周福成,下辖第6军和第53军,驻守在沈阳。解放军攻占沈阳后,该兵团放下武器,兵团司令周福成被俘,1953年在哈尔滨去世。

第九兵团,兵团司令为廖耀湘,黄埔六期毕业,兵团下辖新1军、新3军、新6军、第49军、第52军、第71军和一个骑兵司令部,全兵团约有15万人。1948年11月在辽西地区的黑山、大虎山一线廖兵团被全歼,兵团司令廖耀湘被俘。1956年廖耀湘进入功德林监狱改造学习,1961年被释放,1968年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耀湘

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方面参战的兵团

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徐蚌会战”,是第二个开打的战役,此战历经两个月的时间,以伤亡13.4万人的代价一共消灭及改编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国民党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

此次战役参战的国民党兵团有:第二兵团、第六兵团、第七兵团、第八兵团、第十二兵团、第十三兵团和第十六兵团。

第二兵团,兵团司令为邱清泉,黄埔二期毕业,兵团下辖第5军、第12军、第70军、第72军、第74军、第116军一共6个军,全兵团有12万人。1949年1月在永城陈官庄地区被歼灭,兵团司令邱清泉在突围时被击毙,时年47岁。

邱清泉,外号“邱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第二兵团是在国民党王牌第五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邱清泉硬是将第二兵团调教成王牌兵团,淮海战役期间给解放军造成很大的困难。

电影版《大决战》中的邱清泉

第六兵团:辽沈战役时,卢浚泉的第六兵团被歼,此第六兵团是1948年12月为增援徐州,在蚌埠由第九绥靖区改编而来,兵团司令为李延年(黄埔一期毕业),兵团下辖第39军、第54军、第96军和第99军。改兵团在增援徐州时遭到解放军顽强的阻击,转蚌埠南撤,后来改兵团撤至福建。

兵团司令李延年在兵团被歼后撤到台湾,到台后李延年以擅自放弃平潭岛被判刑10年,1974年在台湾去世,享年70岁。

第七兵团,兵团司令为黄百韬,兵团下辖第25军、第44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共5个军10万人。1948年11月该兵团在碾庄地区被歼,同时该兵团给华野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兵团司令黄百韬“为国尽忠”,在战斗中阵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决战》中的黄百韬

第八兵团,辽沈战役时,周福成的第八兵团放下武器,兵团司令周福成被俘,次第八兵团是1948年11月由第四绥靖区改编而成,由刘汝明任兵团司令,兵团下辖第55军、第68军两个军,负责淮海战场南线的防御及作战任务。淮海战役失败后该兵团负责长江防务,1949年10月在厦门被歼灭。

兵团司令刘汝明率部乘船撤到台湾,1975年在台湾去世,享年80岁。

第十二兵团,兵团司令黄维(黄埔一期毕业),兵团下辖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军共12万余人。十二兵团是机械化部队,堪称蒋介石嫡系中的王牌,1948年12月该兵团在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被歼灭。

兵团中除了副司令官胡琏逃脱以外,其他人全部被歼或被俘,兵团司令黄维及18军军长杨波涛等人被俘,而黄维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所接受改造,在这里度过了27个春秋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1989年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黄维

第十三兵团,该兵团于1948年8月由整编第8军扩编而来,以李弥为司令长官,兵团下辖第8军、第9军、第64军和第115军。该兵团在1949年1月10日在青龙集地区被歼,兵团司令李弥化妆逃脱。

后来李弥率军逃到金三角地区,成为金三角毒贩的鼻祖,1954年撤退到台湾,1973年因心脏病复发去世。

第十六兵团,该兵团于1948年8月以川军整编第47军和第5绥靖区为基础整编而成,由孙元良任兵团司令长官,兵团下辖第41军和第47军。1948年该兵团在永城陈官庄地区大部被歼灭,孙元良率少部分突围至萧县。

孙元良晚年定居台湾,于2007年去世,享年103岁,他的儿子是著名的影星秦汉。

孙元良

平津战役时期参战的国民党兵团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历时64天,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参战的国军兵团有第四兵团、第九兵团、第十一兵团和第十七兵团。

第四兵团,1948年11月由保定绥靖公署改编而成,以李文为司令长官,下辖第16军和第94军。天津被攻克后该兵团退守至北京城内,担任北京城防,后来傅作义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宣布《北平和平解放实施办法》的条文,李文等要求离开北平,后走脱。1949年2月所部被和平改编。

兵团司令李文后来先是去了香港再去台湾,1977年在台北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决战》中的李文

第九兵团,辽沈战役时廖耀湘的第九兵团被全歼,该兵团是1948年11月国防部以第13军扩编而来,以石觉为司令官,兵团下辖第13军、第31军、第35军、第101军、第104军共5个军。1949年1月31日该兵团被改编,石觉等一部分长官在改编前走脱。

石觉后来随国民党败退到台湾,1986年在台湾去世,享年78岁。

第十一兵团,于1948年2月以暂编第四军和2个骑兵旅编成,由孙兰峰出任司令长官,兵团下辖第105军、第318师和三个骑兵旅,改兵团在驰援35军时大部被歼,孙兰峰率百余起兵逃到绥远,后在绥远和平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孙兰峰在人民政府中任职,1987年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2岁。

孙兰峰

第十七兵团,以侯镜如任司令长官,下辖第62军、第86军、第87军、第92军四个军和独95师。1949年1月中旬该部从塘沽乘船撤退至淞沪,1949年春改属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当年5月兵团司令部撤退到福州马尾,6月兵团撤销番号。

兵团司令侯镜如在1949年8月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加入民革,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小结:

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先后有15个兵团参战,这些兵团在战斗中大部分被歼,还有一部分被改编,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也基本宣告结束,进一步加快了解放全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