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大军是五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也出现了众多的名将,如兵团司令级别的肖劲光、程子华、刘亚楼和邓华,纵队(军长)首长级别的李天佑、韩先楚等人。这些人都是四野的佼佼者,那么如果从四野大军中选出五虎将,您认为会是哪五人呢?本文就跟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五虎将。

1、李天佑

李天佑是广西临桂人,早年曾在桂系当兵,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后走上革命道路,此后在军中逐渐成长为一员虎将。红军时期李天佑曾在彭老总的红三军团任职,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石城县高虎脑阻击战中,左手受伤仍然指挥全师坚守阵地,打退敌人9次集体冲锋。长征时期他担任军团的前卫,一路上过关斩将。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团长,是八路军最早的15个团长之一。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代理343旅旅长,1939年到苏联治伤并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天佑

抗战胜利后,李天佑被派到东北工作,担任一纵司令员。在东北战场上,李天佑堪称是林彪的爱将,哪里需要哪里搬,1947年6月,李天佑指挥2个纵队另1个师和配属5个炮兵营攻打四平,歼敌1万多人,攻占城区五分之三。

1948年5月,李天佑指挥3个纵队和4个炮兵团再次攻打四平国民党守军,歼敌近2万人。辽沈战役时期,李天佑的一纵作为总预备队。打下锦州后,李天佑率领一纵参加了歼灭廖耀湘兵团的辽西会战,取得了歼敌近3万余人的成绩。

平津战役时,李天佑参加了平津战役,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39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军13万人,战后升任第13兵团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又到广西大山中剿匪,在广大军民的团结下,共歼灭土匪3.8万人,使大瑶山人民获得彻底解放。与此同时,还消灭了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重点地区的全部土匪。

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1970年病逝,时年56岁。

2、邓华

邓华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1928年跟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从此走向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邓华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员战将。抗战胜利后被派到东北担任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

此后邓华又历任辽西军区司令员、东野7纵司令员、44军军长等职。1948年9月底,邓华在17天的时间里接连拿下5城,歼国民党军3个师。

辽沈战役期间,邓华率领7纵参加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围歼廖耀湘兵团之战。第7纵歼廖兵团1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49军军长郑庭笈等高级将领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华

天津战役时,邓华指挥两个纵队由东向西突破天津国民党守军防御工事,与兄弟部队一道,经29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了天津。

1949年5月,邓华升任第15兵团司令员,成为四野的四大兵团司令员之一。

要说邓华一生最辉煌的战役,应该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是最先入朝的将军之一,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协助彭老总指挥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后又出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指挥了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等战役。

回国后邓华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出任沈阳军区第一任司令员,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受到牵连离开部队,此后再也没有回到部队,198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3、刘震

刘震是湖北孝感人,红25军走出来的唯二的两个上将之一,另一个就是韩先楚。刘震在1931年参加了红军,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员战将。到抗战后期,他已经是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了,跟黄克诚搭档。

抗战胜利后,刘震成为率先进入东北的主将之一,后来他长期担任2纵司令员,1947年在三下江南中,刘震在打靠山屯及新立屯等战斗中,歼国民党军3200多人。

1947年5月刘震指挥部队经长途奔袭怀德,全歼守敌5000余人。同年12月刘震率部经5个小时激战,攻克彰武,全歼国民党守军49军79师9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震

在攻打锦州的战斗中,刘震率领2纵歼敌1.5万余人,后率部赶赴辽西,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廖耀湘兵团。在攻沈阳战斗中,第2纵队共歼国民党军3.1万余人,俘获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周福成等将官18人。

1949年刘震率领39军参加了天津战役,完成了从城东突破的任务,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部队南下途中刘震又升任第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曾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带领刚刚成立的中国空军与美军作战。1955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4、韩先楚

韩先楚是湖北红安人,也是红25军走出来的一位上将。他在红军时期的资历相对来说比较浅,到抗战爆发前夕才升任78师师长。抗战时期他先后担任过688团副团长、344旅代旅长、新3旅旅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派到东北战场上,在这里他的军事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1947年的红石镇战斗,韩先楚仅用10小时就创下了1:25的歼敌记录,以损失346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8460人的成绩。奇袭威远堡,韩先楚仅用28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在东北战场上他率领三纵奔赴各地,如旋风一般,因而他的部队被敌军称为“旋风部队”,他本人也被称为“旋风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1950年4月韩先楚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并解放海南岛,使海南岛避免成为第二个台湾岛。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又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38军在第一次战役作战失利后,韩先楚坐镇38军,辅助梁兴初在第二次战役中的指挥,使38军大获全胜,获得了“万岁军”的称号。

1956年韩先楚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成为震慑台海的主将,后又担任过兰州军区,坐镇大西北。他一生从无败绩,就连许世友上将都曾说过:“论打仗,只服韩先楚”。

5.梁兴初

梁兴初是江西吉安人,打铁匠出身,1930年参加红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员战将。抗战胜利后,梁兴初率部挺进东北,在秀水河子全歼来犯之敌五个营,打了东北战场上的第一个歼灭战。

此后梁兴初在东北战场上不断地打胜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东野十纵司令员、第47军军长等职。辽沈战役时,梁兴初指挥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坚守五昼夜,抗击了敌人重兵轮番攻击,为保障我军全歼廖耀湘兵团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兴初

四野大军南下后,梁兴初先后参加了宜昌战役、渡江作战和衡宝战役,从东北到广西,梁兴初打了许多硬仗、恶仗、胜仗,多次受到嘉奖。罗荣桓同志曾赞誉他为“虎将”。

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兴初率领38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小结:

四野的名将远不止上述所说的五人,还有吴克华、胡奇才、洪学智、黄永胜、钟伟等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也都很优秀,同样是我军的优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