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2日毛主席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当时全国共有11大军区,除了三个军区的司令员任职时间并不长,原封不动外,剩余八大军区都要对调。

北京军区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对调、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均对调……

韩先楚在得知这件事后也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毕竟他在福州军区待了很长时间,对这里的战士们也有了感情,因此他对毛主席的调令是有些意见的。

没想到毛主席却召见了他,并对他说了一句:“你觉得我的牙要补吗?”韩先楚听后当即表示:“坚决服从上级命令!”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对韩先楚说这句话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能说服韩先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违抗彭德怀的命令

韩先楚的威名是众所周知的,当初有人曾说过:“军队有两霸,一个是许世友,另一个就是韩先楚。”

有人问许世友:“在我国众多将领中,你最佩服的是谁?”许世友回答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的时候,许世友说:“他有勇有谋。”

那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竟能让许世友如此佩服呢?

1936年5月18日,中央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西征,扩大根据地。红十五军团分成两路向西挺进,而北路单独行动的则是韩先楚率领的红78师。

5月20日当部队来到定边城关的时候,侦查员向韩先楚报告,城内有国民党马鸿逵部的一个骑兵营驻扎在这里。韩先楚接到报告后立刻赶到先头部队232团,和团长王得荣研究如何攻打定边。

韩先楚和王得荣在查看地形的时候,发现敌军的骑兵营既不出击,也不开枪骚扰,更不逃走,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团政委分析说:“敌人之所以守在这座孤城不肯行动,一来是害怕被我军围歼,二来则是怕弃城逃走的话交不了差。”

韩先楚听后点点头,认为团政委分析得非常对,然后说:“你们看,这座城墙虽然很坚固,但并不是很高,我们可以准备云梯攀登上去,我有把握能够将守在这里的敌人全部消灭!”

看完地形后,韩先楚让参谋长给彭德怀和红十五军团部发去一封电报,在电报中向他们汇报接下来的计划:

“敌人害怕我军将其围歼,此时攻城是最好的时机,我师决定攻城围歼敌人,希望收到电报后可以速速回复。”

与此同时韩先楚向233团和234团下达命令:“务必在下午4点前赶到定边参加战斗!”

彭德怀的指示很快就下来了,他并不同意韩先楚攻打定边的计划,并让他放弃这里的敌人,继续绕道前进。

韩先楚接到彭德怀的指令后,有些犹豫,如果打的话,就是违抗军令;但如果不打的话,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将来再取定边,必定会难上加难,因此韩先楚决定继续攻打定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和毛主席

韩先楚这样决定也是有自己的思考,首先他已经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如果此时撤退的话,必定会令士气大跌,其次韩先楚有信心一定能够攻下定边。

韩先楚第三次召开会议,宣布继续攻城,所有后果由自己一人承担。

1936年6月14日的凌晨,红78师按照原定计划向定边发起进攻,当敌军看到我军抬着云梯向他们扑来的时候,立刻调集大量兵力与之对抗,殊不知埋伏在城西和城南的两个团趁此机会突然发起进攻。

韩先楚带领的部队仅仅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就将定边城内的所有敌人消灭干净,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这也成为红15军团在西政路上的最大胜利。

彭德怀在得知韩先楚取得定边战斗的胜利后,没有计较他不服从军令的事情,反而发来贺电:“你们善于发现可攻之势,成功攻下定边,庆祝胜利,防务交给宋时轮和宋任穷,继续向盐池方向挺进!”

1937年韩先楚进入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学习,长期的战场锻炼和一定的理论熏陶,为他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的副团长。9月,115师首战平型关,成功歼灭日军1000多人,韩先楚也参加了此次战斗。

战争结束后韩先楚奉上级命令留在平型关、繁峙一线继续抗日,没过多久,韩先楚就被调到689团担任团长。

小伙伴们都应该知道在抗战时期能够担任一团之长的,大多都有自身独特的有点,要么是能打仗,要么是组织领导能力强,从这里也能看出韩先楚是非常优秀的存在。

1939年韩先楚由于在战斗当中立下赫赫战功,再加上他勇往直前、敢拼敢打,因此很快就在八路军成为鼎鼎有名的存在。

1940年4月,韩先楚被调往冀鲁豫军区,担任第三军分区的司令员,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在此期间韩先楚配合129师进行了邯长公路破击战。

打败国民党89师,获得红石镇战斗胜利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杜聿明调离10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临江。

面对敌人如此强势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的首长决定以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第十师为主力联合作战,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坚持南满。当时担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的韩先楚,接到命令后统一指挥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左三)

韩先楚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率先攻打国民党实力较强的89师。可能有些人打仗都会先打敌人最薄弱的部队,但韩先楚却不这样做,他喜欢和强劲的对手作战,也喜欢将敌军最厉害的部队打败。

从4月1日开始,在东北民主联军的诱导下,国民党89师逐步向红石镇前进。对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来说,89师是一个强劲的对手。那么89师有什么来头吗?

89师是蒋介石正宗嫡系部队,成立于1931年,国民党中大名鼎鼎的钱大钧汤恩伯等人都曾在89师担任过师长,戴安澜曾担任过副师长一职。

抗战期间,89师也参与过多次战役,比如说血战南口、台儿庄大捷等等,他们也在其中立下赫赫战功。抗战胜利后,89师一直在东北作战,后来又移到热河,直到1947年3月中旬才再度回到东北战场。

4月初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步入春天,唯独东北的长白山还处于寒冷的状态。东北民主联军的战士们就是掩藏在积雪的身后,等待着国民党89师的到来。

国民党89师刚从热河回来,对东北的气候还不是很适应,因此当他们进入红石镇后,还来不及修建工事,就开始生火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3日6时,东北民主联军开始向驻扎在红石镇的国民党89师发起进攻,韩先楚没有和国民党浪费时间,而是直接用大炮开火,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摧毁射击,在第一时间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趁着国民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韩先楚迅速指挥步兵继续对敌人展开激烈的进攻。在炮兵的支援下,东北民主联军用最短的时间将国民党89师逼上了绝路。

国民党89师绝大多数战士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他们纷纷放下武器出来投降。这天16时,红石镇战斗彻底结束,东北联军取得完全胜利。

在红石镇战斗中,东北民主联军仅用10个小时的时间,就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89师打败,此次战斗共击毙敌军660人,俘虏89师副师长张孝堂少将以下7800多人。

东北民主联军在此次战斗中仅阵亡7人,负伤319人,根据此数据推算,国共双方人员损失比例达到了25.95:1。

后来被俘虏的国民党89师副师长张孝堂曾说过:“你们是真的厉害,我们万万没想到你们的能力如此之强,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我们89师给打得稀巴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最中间)

韩先楚在红石镇伏击战中表现出的卓越军事才华,很快就引起了上级的关注,没过多久韩先楚开始独当一面。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韩先楚赴朝参战。在彭德怀的指导下,韩先楚深入前线指挥作战。

第一次战役中,韩先楚指挥战士们连续作战;
第二次战役中,韩先楚指挥部队在德川、宁远地区将敌人两个师的兵力全部歼灭,打开了战役的缺口,继而在三所里地区截歼美军以及盟军部队,对这次战斗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韩先楚指挥的38军也被彭德怀称为是“万岁军”;
第三次战役中,韩先楚更是指挥战士们突破“三八线”,为战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53年韩先楚因为生病不得不回国治疗,他拖着病重的身体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日夜操劳,曾担任中南军区参谋长等职务。

1955年9月,在我军第一次评授军衔的时候,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以及一级解放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读书

1957年9月韩先楚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到福建后,研究出许多有利于福建的计划。在此期间国民党军不断派出小股武装部队,频频袭扰福建前线。

韩先楚对此并不担忧,因为他早已让部队做好了应对准备。从1962年到1973年,韩先楚任职期间共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小股武装部队和特务90多次,共计1000多人。

在福建,韩先楚除了指挥部队防御国民党的小股袭扰外,还有一项艰苦的任务,那就是抗击自然灾害的台风。每年到了夏天或者秋天,福建沿海地区都会刮几次台风。

每到夏季或者秋季,韩先楚都会要求部队提前准备,做好应对台风的措施。因为韩先楚早早就做了准备,因此每当台风来临的时候,福建部队都能有效的进行对抗,保障了福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此之外韩先楚还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他曾说过:“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不是政治?要讲精神也要讲物质!”

每到省里开会,尤其是地方干部开始发言的时候,他总是听得很认真,他也常说:“听你们发言,也是听你们给我上课。”

韩先楚是从战火中打拼出来的赫赫有名的将领,他的事业心特别强,作风深入,而且实事求是,绝不会徇私舞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和妻子

为了抓好福建的经济建设,首先就要解决好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韩先楚强调:“深入实际搞研究,把家底子都摸清楚。”

韩先楚不仅对各地县都有具体的计划,还要亲自去看、亲自去讲。那几年会议特别多,除省革委会必须要开的会议外,韩先楚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轻车简从,亲自到基层查看情况。

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是在毛主席书房兼会客室进行的。会议一开始,毛主席就说:“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的司令员需要互相对调。”

毛主席这句话一出,前来开会的人议论纷纷,大家都不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做。随后毛主席说:“一个人总在一个地方,搞久了是不行的。”

12月15日毛主席和政治局成员会见北京、沈阳等军区负责人,他再次指出:“要革命,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能革命的!”

会议结束后,根据政治局会议决定,12月20日中央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会议。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毛主席在中南海小礼堂客厅接见了到会的43人,中央政治局的成员和老帅们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也是非常高兴的,他对广州军区政委韦国清说:“老朋友好久不见啊!你不是韦国清吧,怎么变胖了呢?你要多多帮助许世友同志,他到那里人生地不熟的。”

毛主席对秦基伟说:“你刚到四川军区,对那里的情况还不熟悉,你就不用调了。”对聂荣臻说:“荣臻同志,你是好人啊!”

毛主席对徐向前说:“向前同志,你的身体还好吗?你可是个好人啊!”

毛主席和陈士榘握手的时候说:“你的身体怎么样啊?”对方回答道:“托主席您的福,身体还好。”毛主席听后点点头,感慨道:“从井冈山下来的人不多了啊……”

毛主席对调动的司令员们说:“你们呢要好好交班,有困难的话要说出来,说出来才能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毛主席看了看前排的许世友,问他:“我让你看的《红楼梦》,你看了吗?”许世友说:“看了,自从主席上次批评我之后,我就把《红楼梦》看了一遍。”

毛主席说:“一遍可是不够的,还要多读个四五遍才行。”然后随口背了《红楼梦》第一回中的一大段,毛主席还让许世友多学学周勃。

毛主席和每一位即将对调或者没有对调的将军们都打了个招呼,从毛主席和他们的对话中也能看出毛主席并没有忘记他们,而是将他们放在心中。

毛主席:你觉得我用不用补牙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单独召见了韩先楚,亲切的对他说:“我知道你对福州有感情,但我相信你去兰州军区也能有一番作为的。”

韩先楚不是很理解,自己在福州军区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一个陌生的兰州地区呢?因此他对这件事是有意见的。

韩先楚对毛主席说:“主席,您也知道我是个大老粗,只会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笑了笑,转而问他:“先楚同志啊,你最近身体还好吗?”韩先楚不懂毛主席怎么突然转了话题,回答道:“还算硬朗。”

毛主席说:“我最近身体不算太好,前两天更是牙疼的厉害,实在忍不了便准备让医生给拔了。医生说拔完后的牙要补,你觉得我要不要补啊?”

韩先楚听了毛主席这句话,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说:“保证服从上级命令,绝不会辜负毛主席对我的期望!”随后连忙收拾好东西,去兰州任职。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对韩先楚说“要不要补牙”这句话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其实非常简单,毛主席说的“牙”不是自己的牙,而是共和国的“牙”。现在如果不补的话,将来必定后患无穷,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韩先楚一人当这个“牙医”,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同心协力,才能补好这个“牙”。

韩先楚知道毛主席是为了保护我国未来的安全与稳定,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对调也是为了之后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2月22日,毛主席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毛主席坐在书房的最中间,左边坐的是朱德,右边则是邓小平,周恩来等政治局委员分别站在毛主席身后。

各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在内的46位高级将领受到了接见,将要被调动的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就坐在毛主席的前排。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当时我国共有11个大军区,新疆军区、成都军区以及昆明军区的司令员由于到职的时间并不长,最长的才4个月,因此他们保持不动,不动参与对调。

随后在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宣布了八大司令员对调的具体细节: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陈锡联对调;

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曾思玉对调;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丁盛对调;

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皮定钧对调。

当天中共中央同时发出,关于邓小平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的通知以及关于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这两份文件。

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在正式命令下达的10天内,各军区司令员必须抵达新的岗位,每个人可以带10人以内的工作人员。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不到10天,各大军区司令员就已经全部提前到达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工作干净利落地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韩先楚

1974年1月,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他刚离开台风地区就赶上了黑风。

这天韩先楚听取了兰州军区机关工作人员对战区设防情况的汇报后,驱车前往边防部队进行调查。

当初韩先楚去部队的时候,遇到的黑风特别大,风带着沙和石头,刮得昏天黑地,大家不得不停下车找一个背风的地方躲起来。

等黑风过去的时候,韩先楚笑着开玩笑说:“难道老天要考验我这个新司令的意志?”由于部长和韩先楚并不是很熟悉,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韩先楚又说:“我连海上的台风都能够战胜,现在还会怕陆地上的黑风吗?”

韩先楚曾到内蒙古策克边防站视察,提出要在边防连住一个晚上。其实按照规定军队的高级干部是不能住边防连的,因此韩先楚让秘书给叶帅的秘书打去电话请示,经过再三请求,叶帅才同意韩先楚住一个晚上。

在边防站,韩先楚发现水和蔬菜都是非常稀缺的,于是他要求凡是下去到边防站的军队干部,一定要自己带上蔬菜,决不允许吃连队的蔬菜,除此之外还命令连队勘探打井队要尽快解决吃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和叶剑英

1980年韩先楚因为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但他仍关心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向中央军委提出过许多意见。

1985年春,已经调去国防大学的韩先楚的秘书杨旭华来看望他。由于杨旭华穿的是没有军衔的85式制服,所以刚开始韩先楚并没有认出他。

韩先楚放下手中刚刚摘下的蔬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手,擦干后摸着他的衣服说:“好精神!如果有军衔就更好了。”

杨旭华摸摸头,说:“团以上干部都是毛料。”韩先楚笑着说:“如果我能授衔的话,也不知道是什么军衔……”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