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

具体来看,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汽车20%、上汽集团38.1%;其他参与调查但未抽样的中国生产商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委员会称,新关税将在欧盟现有10%关税的基础上加征。如果与中方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反补贴调查将持续到11月2日,届时将实施最终关税,通常期限为期五年。

该加征关税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欧盟及中国各方代表、业界专家及机构媒体的关注。仅在24小时内,各国家机构、媒体代表基于全球经济贸易、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对欧盟突加征关税从不同层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汽车业界

吉利控股: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吉利控股始终支持自由贸易,主张公平竞争,严格遵守世界各国法律法规,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上汽集团:

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

自由、公平的贸易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只会适得其反。这一决定可能会引发诸多连锁反应甚至反制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这对于全球汽车行业来说“无疑弊大于利”。

Stellantis 集团: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Stellantis 相信全球贸易环境中的自由和公平竞争,并且不支持导致世界分裂的措施。我们能够灵活地适应和利用任何情况,今天的关税公告不会阻止我们在欧洲针对零跑汽车的整体战略,因为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潜在的发展。

从车企的层面来说,欧盟的决定直接引起了大部分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和欧洲车企的反对。截至发稿前,之前被抽样的比亚迪对此称“不予回应”,吉利控股、上汽集团作出明确回复。

上汽集团作为目前加征关税最高的企业,欧盟对其提出加征38.1%的关税,意味着之后在欧盟市场的关税将高达48.1%,极大的影响其出口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德国汽车汽车企业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则是出于长期考虑。目前中国是德国车企的最大单一市场,新关税一旦生效,欧洲制造商未来可能要面临中国方面的关税反击,可能会对大排量发动机进口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样一来,奔驰、宝马等德国车企的受影响最大。另外特斯拉、宝马等从中国向欧洲出口汽车的西方制造商被视为合作公司,也会被征收一定的关税。

国内观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贸促会:

呼吁欧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立即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征税措施。中欧电动汽车行业合作前景广阔,中欧业界应加强交流合作,通过磋商对话化解纠纷矛盾,通过互利共赢助力节能减排,通过融合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深感遗憾,坚决不能接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使中国车企进入的步伐有所放缓,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也将面临暂时的调整期。中国企业需要融入欧洲本土,在欧洲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链,为欧洲带来更多就业,推动整个中国产业链在欧洲获得更加持续稳定发展。

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电动汽车关税直接损害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利益,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向欧盟出口了74.4万辆乘用车,其中电动汽车为65.6万辆,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去年销量中占比达到27.9%。欧盟方面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严重破坏了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事实上欧盟电动汽车行业未遭受任何损害,也未主动申请调查,同时其还进行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的大量补贴,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在各国利益面前,直接提高关税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这种方式预计在短时间内导致电动汽车进口量减少四分之一,损失40亿美元左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在欧盟市场还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国外声音

法国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

20至30%左右的关税将给欧洲制造商一些喘息空间,以加速在该领域投资,并维持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是为了保护欧洲的技术和工业主权,并促进欧洲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我们不能让法国市场被那些没有环境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外国竞争者所占领,必须支持我们自己的产业和创新。

路透社:

中国车企可以规避这一新关税,这些相对较低的临时关税将放慢中国车企进军欧盟的步伐,但无法阻止。

美国咨询机构荣鼎集团:

在税率低于50%左右的情况下,向欧盟出口产品对许多汽车制造商来说仍将具有商业吸引力。他们要么将成本转嫁给客户,要么自己承担成本导致利润率下滑。

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尽管欧洲本土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能补上一些缺口,但欧盟消费者将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在制造电动汽车的原材料供应上,欧洲企业毫无优势。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

额外关税等所谓反补贴措施并不能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无益于增强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相反会迅速产生负面影响,这进一步背离了全球合作,增加了全球贸易冲突的风险。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部长纳吉·马顿:

匈牙利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相反,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才是需要的。

挪威财政大臣特吕格弗·斯洛格斯沃尔·韦杜姆:

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行列。对中国汽车实行关税,对挪威政府而言是一种不合时宜和不合心意的行为。

欧盟中国商会:

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更高的价格可能会阻碍欧盟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法国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

欧盟在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给欧洲带来影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正在考验空客等跨国公司的适应能力。

从目前而言,诸多来自国外的声音均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一动作。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并不缺少反制手段,从之前的经验来看,如果欧盟不纠正错误,中国对原产地在欧洲的奢侈品、农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也并非不可能,届时欧盟的经济也将受到极大的挫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聚焦到电动汽车的发展层面上,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技术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欧洲车企也在通过企业合作等方式,借中国电动汽车之力推动自身在供应链、平台架构方面的能力提升,此时打击中国电动汽车无疑是“以怨报德”。所谓的“保护主义”不仅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它还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从目前来看,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可以调整在欧洲市场的发展方案,通过混合动力汽车、内燃机汽车或者建厂等方式进行发展,而欧盟的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则不会那么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