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言辞简洁,含意深奥,比如第69章,虽然字字都在论述用兵,可是如果细细品味,其中也蕴含着用世道理、养生原则,仍然契合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的道家精神。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本章在《道藏·道德真经》中的标题是“玄用章第六十九”,阐释的是大道应用之妙。

基本释义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关于用兵,有人这样说过:我不敢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遇到侵略时被动还击;虽然是为防御敌人而战,但是在战争过程中不敢随便前进,而宁愿退后。

这可以称之为:虽然集结起队伍,但目的并非战斗;虽然准备御敌,但没有真打算动手;虽然出手,但不是真的想与人为敌;虽然手中执有武器,但却不是真心要伤害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原文还是解释,听起来都有些拗口,似乎不容易理解,如果有一个更直接的对比就很容易明白。武侠小说中,形容高手练到一定境界会用“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来描述,意思恰好和本段大意形成对比。

综观本段大意,表达的完全是“手中有兵器,心中无战意”的思想,虽然会被动拿起武器迎战,但是毫无伤害别人的想法,最终目的无非是把进犯之敌驱逐出去,以保障国土、人身安全以及生活安定。

可见,战斗的行为是否符合大道,取决于本心,在于是主动发起进攻、侵略别人,还是被动防御、为了自保和保护他人。

这种思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参考价值,不管是作者生活的春秋时期还是现代社会,无论人们拥有杀伤力有限的冷兵器还是高端核武器,只要有杀伐、侵略之心,则征战就是非正义,难以获得人们的支持,结局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影视作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一幕是什么?是战火纷飞、哀鸿遍野吗?显然不是,那只会让人心中悲愤,激起奋勇还击的决心与斗志。

最打动人心的,是明明有能力战胜敌人,甚至已经将敌人俘获,却放下置人于死地的武器,给对方留下一条生路;是有能力保护国土及个人安全时,却仍然保有悲悯仁慈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