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温炙烤下,他们坚守在岗位

朝阳站交通枢纽建设工地

“做两头、歇中间”错峰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现场“做两头、歇中间”错峰施工,临近中午,工人们打上一壶绿豆汤后,就会回到宿舍休息。 北京日报记者 程功摄

北京日报记者 代丽丽

昨天上午,烈日炎炎,在朝阳站交通枢纽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地施工。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他们依旧动作麻利,井然有序地开展每项工作。

接近11时,几名工作人员煮好两大桶绿豆汤,搬到工地门口。一些在户外工作的工人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开现场。走到工地门口时,每个人都接上满满一壶绿豆汤。

“这会儿热了,先不干了。我们开工早,从早上7点开始,干到这个点儿,就回宿舍歇会儿,屋里有空调。下午3点后,过了中午最热的时候再接着干。”木工师傅徐志彬说。

记者看到,朝阳站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已完工,大部分工人在建筑工程内部工作,基本处于阴凉的环境里。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现场指挥张洋介绍,目前每天有1300余名工人奋战在施工一线。

“我们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预警,合理安排作业,通过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做两头、歇中间’,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北京建工集团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部副经理刘耀轩介绍,他们根据工作内容、环境情况,灵活安排工人上岗时间,比较早的清晨5时上岗,趁着凉快多干一会儿,等到10时许气温升上来就下班休息。下午3时最热的时段过后,再安排工人上岗。

大兴机场航站楼外

交警室外巡逻浑身湿透

北京日报记者 张蕾

中午时分,首都机场公安局大兴机场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陈启明从室外巡逻回来,汗流浃背的他一口气干掉了大半瓶矿泉水。“夏天路面执法一定要多喝水。一出门,热浪‘腾’一下涌过来,衣裤会黏到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你们要慢慢习惯。”他向刚入警的同事介绍起经验。

暑运即将来临,机场周边人流、车流逐渐增多。高温天气下,机场交警全身湿透,值守在航站楼外,不断提醒着接送机车辆快速驶离现场,不要堵塞通道。

“这大热天的,太感谢交警同志了!”市民王女士驾车前往大兴机场航站楼送人后,发现车辆左前轮没气了。手足无措间,正在航站楼前巡逻的交警赵新楷第一时间注意到她。了解情况后,赵新楷迅速在车辆后方放置警示三角牌,帮助王女士更换了轮胎。一通忙活下来,赵新楷的警服已湿透。

趁着午后车流量少的空档,刚执行完巡逻任务的交警陈伟东和同事快速检查了航站楼前的立体斑马线、交通标志牌等设施,又对可能影响机场交通安全的占道施工项目进行了巡检。

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项目现场

工人全副武装开展焊接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项目现场,工人全副武装开展焊接作业。北京日报记者 潘之望 摄

北京日报记者 鹿杨

站在作业面上,焊接工韩培从头到脚佩戴好防护装备,手上的焊枪迸发出刺眼的火光,热气瞬间向四周喷涌而出,不到5分钟,汗水已顺着脸颊滑落。

韩培所在的北京建工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项目是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昨天,该项目工地现场有近800名工人坚守在一线。

下午3点多,记者探访施工现场。刚一走入深25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巨大基坑,记者就感觉到热浪扑面而来。

“体感温度估计有40℃。”韩培和工友们全副武装,戴着厚厚的防护手套、全身穿着防护装备,穿梭在滚烫的钢筋、钢管和金属材料之间。

目前,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项目正处于土方开挖和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钢筋工和焊工的工作量巨大。高温天气下开展焊接作业,没一会儿,韩培的胳膊和脸上都被热气熏得通红。“工地保障做得好,回了宿舍有空调,现场能灌上绿豆汤,生活区还有洗衣机房,衣服一换就利落了。”韩培拿起大水壶灌下几口水后,又开始了工作。

“这些天,下工地不到10分钟,全身就都被汗浸湿了,要是稍不注意让皮肤接触到钢筋,肯定是要红一块。”不远处,皮肤黝黑的钢筋工人刘华佩一边说,一边用衣袖抹去汗水。

北京建工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项目党支部书记雷文渊介绍,工地启动了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现场十余个流水段均配备了安全员,随时观察工人身体状况,保障工人健康安全。

盒马鲜生枣园路店配送站点

配送员接力送货马不停蹄

北京日报记者 夏骅

昨天下午3时,盒马鲜生枣园路店配送站点,配送员周俊奇装好一大瓶冰镇绿豆汤,戴上头盔、冰袖,准备开工。他从自动升降出货口麻利地搬起两个保温箱,固定在电瓶车后座上,“这几天冰淇淋、西瓜这类食品很多,送货得快!”

此刻,天气预报显示,北京气温已达37℃。周俊奇顶着烈日,来到一栋单元楼前,将车子靠边一停,就按照订单开始分拣。几十秒后,货物被按户分拣成了四五个大袋子,他拎着其中两大包小跑进楼梯间。

由于该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为了尽快把冷冻食品送上门,周俊奇一步两台阶地爬到五楼。“您好,盒马配送!”把货物亲手交到居民手中,他又马不停蹄地下楼去,一趟下来,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送完两箱货物后,周俊奇返回站点等待新订单。此时,在负一楼仓库里,负责分拣货物的王世超接过“接力棒”。只见他穿梭在30多排常温货架间,两箱奶、几袋面包,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批次货物的分拣。

虽然不像周俊奇那般风吹日晒,但是在几千平方米的库房不断奔走分拣,王世超的脸上也是汗珠密布。

不一会儿,打包好的新货物被送到了配送平台。周俊奇给自己续上一大杯冰镇绿豆汤,搬起保温箱,又开始新一轮的配送。

面对高温天气,他也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防暑小妙招:黑色电瓶车坐垫容易吸热,他就铺上锡纸保鲜袋;开工前再给自己打上满满一大杯冰镇绿豆汤,再带一条湿毛巾解暑。“我们人手一个几千毫升的大杯子,特别好用!”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