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建了8个军进行北伐,这八个军算是国军的起家部队。在北伐的过程中尤以第四军的战绩最为耀眼,被称为“铁军”。那么您知道这个军走出了哪些名将吗?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

先说军长李济深,李济深是广西人,不过他却长期主政广东。李济深在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五年,悉心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军事人才,许多人后来成为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高级将官,如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的徐永昌,广西省主席、集团军司令的黄旭初等,都是他的学生。因此,李济深在军政界声望极高,有“全国陆军皆后学,两粤名将尽门生”的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济深

1926年李济深被任命为第四军军长,北伐时李济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上将总参谋长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并代行总司令职权,此外还兼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政府军事厅厅长、黄埔军校副校长等职,总揽广东党政军全权。这一时期也算是李济深一生最辉煌的时候了。

北伐结束后,李济深因为反蒋被蒋介石三次开除党籍,1947年更是以“背叛党国”的罪名第三次“永远开除党籍”,并被“全国通缉”。1948年李济深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六位副主席之一,1959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接下来再说说下属三个师出来的名将。

第十师师长是陈铭枢,在1926年11月升任第11军军长,1932年陈铭枢与蒋光鼐、蔡廷锴等人指挥了第19陆军在上海抵御日军的作战,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来因为立场问题被挤出军界,沦为政坛看客,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央任命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65年去世,终年76岁。

除了陈铭枢以外,出自第十师的名将还有蒋光鼐、朱绍良、蔡廷锴、范汉杰。

蒋光鼐时任第十师副师长,北伐战争中升任第11军副军长,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指挥部队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抗日战争时期蒋光鼐担任过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纺织工业部部长,1967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光鼐

朱绍良时任第十师参谋长,北伐战争后投靠了蒋介石,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过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40年在绥西战争中指挥部队给予日军以重创,国民党败退大陆后去了台湾,1963年在台湾去世,终年72岁,被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绍良

蔡廷锴时任第10师第28团团长,北伐战争中升任第11军第24师副师长,1927年跟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后率部脱离了部队。1930年被任命为第十九陆军副总指挥。1932年蔡廷锴与蒋光鼐等人指挥第十九路军在上海抵御日军,期间打得日军四次易帅,死伤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军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两广边境司令,在两广指挥作战。1940年因受蒋介石排挤而去职。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任过职,1968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廷锴

范汉杰时任第十师第29团团长,1927年,任浙江省浙东警备师师长,是黄埔同期最早升任师长的人。范汉杰很受蒋介石的重用,在抗战时期担任过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8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1948年在锦州战役中被俘,1960年被特赦,1976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汉杰

出自第十一师的名将有陈济棠、余汉谋。这两位是广东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陈济棠有“南天王”之称,1929年投靠蒋介石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总指挥,统领广东海陆空三军,掌握了广东省党政军大权。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与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人是同一等级的军衔。

1936年陈济棠再次反蒋,之后就没有了实权,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陈济棠基本上都担任的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后,陈济棠去了台湾,1954年在台湾去世,终年6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济棠

余汉谋是继陈济棠之后的广东实权人物。当年第四军成立时余汉谋担任第11师33团团长。1936年陈济棠反蒋失败被撸了之后,余汉谋被蒋任命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主任,晋升上将军衔。抗战爆发后余汉谋相继担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参与指挥了粤北会战。

解放战争时期余汉谋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48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1950年5月余汉谋率残部逃往台湾,1965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81年在台湾去世,终年8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汉谋

出自第十二师的名将有张发奎、吴奇伟、黄琪翔。张发奎在近代史上称得上是一个知名人物了,而且他与共产党的渊源也颇深,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就隶属于张发奎麾下,而且十大元帅中有八位曾在他手下任过职。

北伐战争中扩编部队后,张发奎成为继李济深之后的第二任第四军军长,后又兼任第十一军军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张发奎相继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粤北战役、桂柳会战等战役。被赞誉为“中国铁将军”。1949年3月张发奎出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1949年7月辞职到香港定居一直到1980年去世,终年8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发奎

吴奇伟时任第十二师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升任第四军军长,后来受蒋介石之命参加对中央红军的围剿,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吴奇伟跟在屁股后面追。抗日战争时期,吴奇伟相继担任过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4军军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先后在粤赣、湘鄂等地对日作战,指挥万家岭战役、鄂西会战等取得大捷。解放战争时期吴奇伟基本上被边缘化了,1949年率部在广东起义,195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奇伟

黄琪翔时任第12师第36团团长,后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屡获功勋,与叶挺并称为“北伐双杰”。北伐期间,黄琪翔与周恩来、叶剑英、汪精卫被人并称为“中国四大美男子”。抗日战争时期,黄琪翔先后担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远征军副司令长官等职,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枣宜会战、滇西缅北战役等诸多战役。

1949年8月间,黄琪翔在香港宣布拥护中共政权。黄琪翔在中共组织安排下携眷北上,回到北平,以特邀代表资格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黄琪翔担任过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琪翔

除了上述这些人海外,还有两个人有必要了解一下,一个是独立团团长叶挺,他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也是我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扣押,1946年乘坐的飞机遇难不幸逝世,享年5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挺

另一位则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副军长陈可钰,在这么多人中,他的名气应该算是最小的了。但是他早期的经历以及职位可是不低啊。第四军北伐时就是陈可钰率领他们北上的。他曾是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的团长,大名鼎鼎的叶挺、薛岳、张发奎当时都是他手下的营长。1927年之后由于身体原因陈可钰基本上退出了一线指挥行列,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养病,1944年在广东清远病逝,终年6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可钰

上述所说这些人,除了李济深和朱绍良以外,都是广东人。他们在北伐战争中基本上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后来的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都或多或少的参与,有的人在抗日战争中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不过随着国民党的失败,他们也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