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提起华佗,大家肯定不陌生。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更被誉为“外科圣手”,是国人的骄傲,然而近现代却有人指出他并非国人而是印度人。

给出这个推断的,还不是无名小卒,是清华教授陈寅恪。

他是“民国史学四大家”之一,在历史考证上颇有钻研,对华佗之事也给出了详细证据。

那么问题来了,陈寅恪的推断到底是真是假?华佗难道真是个印度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谁是华佗?

据历史资料表述,华佗出生于永嘉元年,即公元145年。

他少年时期就外出游学,对于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反倒是对做官没什么渴望。

在四处游历行医的过程中,他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譬如说给军吏治病,当时两军吏所患症状相似,皆是头疼脑热,华佗诊断后,却给两人开了完全不同的方子,一个使人拉肚子,一个使人发汗。

令人惊讶的是,两人按照方子吃药,没多久就一同痊愈了。

有人询问华佗,华佗解释说虽然症状相似,可两人一为表症一为里热症,实际上是不同的,自然要“针对性吃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有顿某和徐某的故事,一人就医后已感觉自己痊愈了,华佗提醒他:

“你的身体从表面上开始好了,可内里还比较虚弱,需要静养,这时候一定不能行房事,否则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啊!”

顿某并没有将华佗的话放在心上,恰好妻子听说他痊愈了特意前来探望,两人夜间就行了房事,结果没过几天顿某就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某则是因身体不适,找其他医生扎针,结果不知怎么的,扎完之后就咳嗽不止,而且心烦意乱,因此特意向华佗询问。

华佗听完后观察了一下,然后对他说:

“你这恐怕是扎错了,没有扎到胃管,反而扎到了肝脏,如果接下来吃不下去饭,恐怕没几天就会遇到不测之事……”

五日之后,华佗的话应验了,这充分证明了华佗在医术上面的造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他毕竟是近2000年前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到今日,难免有些夸张到“失真”了,譬如说“陈登吐虫”——

话说广陵太守陈登爱吃一种鱼,结果一段时间后脸色赤红、心情烦郁,身体明显感觉到了不适。

可是其他医生又查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陈登把华佗请到了府上,请他为自己治病。

华佗一番检查后开了个方子,并说道:

“鱼中有虫,你因此得病,吃下方子后把虫子吐出来就好了,不过三年后你这个病会复发,到时候再同我问药,吃完后就会彻底痊愈……”

吃完药后,陈登果然吐出了几十盆红头虫子,三年后他也如华佗预料旧病复发了。

可是他按照华佗给的地址前去拿药的时候,却被告知华佗上山采药去了,不知何时回来,最终陈登因无药治病而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故事被记在了《三国志》之中,然而细思我们就会发现不合理之处。

一则“几十盆”太多,二则“三年复发”令人难以理解,三则陈登之死过于草率,华佗既能预料,何不提前给他留好药方

不过,比陈登之事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也不是没有,譬如说华佗是印度人。

这还不是普通人信口胡说的,而是著名清华教授陈寅恪经过考证后批注的推断,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陈寅恪所说是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陈寅恪的推断

陈寅恪论“华佗”,其实跟鲁迅还有些关联。

20世纪20年代在教育部上班的鲁迅,以特殊讲师的身份去北大讲起了中国小说史。

他有一个观点非常新颖,那就是我国六朝鬼神志怪小说的兴盛和佛教影响有关系。

“晋梁四朝佛教兴盛,大量印度佛经被翻译,其中不乏鬼神志怪之说。”

不过,鲁迅更多的起到的是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他本人不大了解佛教,对于梵文和中亚其他地域文字也不甚了解。

真正在这方面取得开创性突破的还是陈寅恪,他先后在这一领域发表了不少重要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陈寅恪在1930年发表的《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这一篇,就提到了华佗身世问题。

他认为华佗可能是印度人,为此提出三项佐证:

第一,华佗研制出了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麻沸散,而据说这种麻醉剂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罗花。

这种花原产于印度,后来才广泛分布全球各地,华佗在近2000年前就能以其入药,很可能是因为他“自印度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华佗这个名字,本就带有浓重的印度风味,不像是中国人,反倒是很像印度词汇。

比如说吠陀、佛陀等,而且它的古音可以翻译为“阿伽陀”,这就更像印度人名了。

巧合的是,这个名字在印度指的是药神,而华佗的许多行医故事和印度传说“药神”的故事也是吻合的,这就让人不禁思索起二者之间的联系。

譬如说“陈登吐虫”,这个故事在印度药神传说中就能找到很相似的,联系起我们看来的种种不合理处,用舶来的传说解释反而合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陈寅恪觉得华佗的故事本来就有很大传说性,有很多都是不可考,乃至于后人编造的。

比如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这件事流传这么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可有几人知道刮骨疗毒的时间段,真实的华佗早已去世了?

出于这种种考量,陈寅恪最终做出了大胆推断,华佗可能是印度人。

尽管这只是个推断,是否属实还是有待考究的,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赞同陈寅恪的观点,听过他上课的老研究员就说过:

“陈教授的推断虽然惊人,却又非常合理……”

当然,质疑者也不在少数,就拿陈寅恪给出的“三大证据”来说,就有不少人对其做出了辩驳,认为这属于牵强附会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辩驳与质疑

首先,是关于麻沸散的事情。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华佗被曹操下狱至死,华佗的医术没能传承下来,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麻沸散也失传了。

它的组成成分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这些放到今天都令人疑惑。

有人说麻沸散是由曼陀罗花、当归、香白芷等药材制成,也有人说麻沸散是由茉莉花、羊踯躅等药材熬制的。

前者还好说,后者跟曼陀罗花根本就没关系,这样一来“华佗是印度人”的说法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即使华佗真的食用了曼陀罗花,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这种植物在我国分布也比较广,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八月采此花”,配合火麻子花,用热酒调服,便有“不觉痛”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华佗的名字以及印度药神的说法,同样也不算是多么有力的佐证。

名字这东西起什么字都不稀奇,印度传说与华佗故事有吻合也可能是巧合,毕竟哪个国家都有传说,各国传说中能与其对上的都不在少数。

在陈寅恪之后,还有日本学者站出来说华佗是波斯人,“华佗”二字是根据波斯语中的“师傅、长者”等词翻译过来的;

至于麻沸散那更好解释,日本学者直接指出,那可能是“大麻”

归根结底,大家之所以对华佗的身份有所怀疑,实在是他的故事太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麻沸散来说,近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很少使用口服麻醉剂,因为这东西很难确保安全。

可是2000年前的华佗却能研制出“麻沸散”,这怎么能不叫人吃惊?

质疑华佗的故事,本身没有问题,不过一定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依据。

《三国志》中其实有明确记载,华佗的出生地在沛国谯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而这和历史资料其实是对上的。

正史上关于华佗的记载并不多,反倒是各种志怪小说中,华佗的名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与传统中医学相比,华佗其实更像是“野路子”,甚至可以将他归纳到方仙道这一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方仙道也是属于医学范畴的,其中导引行气、服食炼养和房中术三大流派中,华佗对前两项涉猎颇多。

与华佗相似的还有扁鹊,因为两人都擅长针灸,所以华佗也被称为扁鹊传人,后人时常把两人放到一起来说。

不得不说,后人对华佗的描述的确是有些夸张的,像《后汉书》称,华佗活到100多岁了,还是中年人模样。

真实的华佗,60多岁就去世了,哪里有“年且百岁”的机会?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历史资料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真假尚且需要辨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真正的历史与思考

我们前面提到,华佗是被曹操下狱致死的,那么在自身患病的情况下,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既然华佗已经死了,那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又是谁?

先说曹操杀华佗,我们都知道曹操患有头风,这种病主要源于遗传,后天压力过大也有可能患病。

一旦发病便会头痛不止、头晕目眩,曹操长期把华佗带在身边,就是为了发病的时候让他替自己针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记小说中提到,曹操是因为华佗想给自己做开颅手术而把他杀掉的,真实的历史上当然不是如此。

恰恰相反,曹操十分信任华佗,反倒是华佗不愿与曹操为伍,一直以妻子患病为理由,想要回家。

曹操不知华佗所言是真是假,于是就派人去探查,如果是真的就给他40斛小豆以作慰问,换算成斤大概120斤;

如果是假的,那么士兵就要将华佗立即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一查,果然是假的,曹操的手下就把华佗给抓了起来,曹操大怒之下要将他处死。

这时候荀彧站出来说,华佗的医术惊人,还是饶他一命吧。

可曹操不听,他觉得自己手下能人众多,而且华佗三大弟子也学得很好,有吴普、樊阿等人在,就算没了华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华佗身死,曹操也“颇为懊悔”。

至于给关羽刮骨疗毒的说法,来自元代小说《三国志平话》,后来《三国演义》把这段情节给搬了过去,逐渐流传开来。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的确有关于刮骨疗毒这段,不过帮他的并非华佗,而是蜀军军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之所以会将关羽和华佗联系起来,甚至将他们一同放进了刮骨疗毒的“互动情节”,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三国志平话》的误导,二是两人名气太大,名人效应影响,三是劳动人民朴素情感需要与价值观映射——

在大家看来,华佗和关羽都是好人,好人就应该帮好人,而曹操被一系列作品塑造成了坏人形象。

他是关羽的对手,又是害死华佗的凶手,这种情况下将关羽和华佗联系到一起,不正让人同仇敌忾吗?

我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而漫漫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们的真实性也需要我们慢慢去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寅恪作为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对华佗的身份和故事质疑也很正常。

不仅是华佗,陈寅恪还质疑过曹冲称象,一来是这个故事的时间线和人物对不上;

二来当时孙权有没有“象”可送也是个问题,建安五年的时候孙权只是会稽太守,他哪里来的象可以送给曹操?

陈寅恪在考证后指出,汉代中土已无象,由此可以看出曹冲称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是有待考究的。

不过这些故事的真假还需要结合多方资料与观点辩证看待,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希望大家抱理智态度,不要轻信盲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曹操该不该杀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是谁?麻沸散为何失传?》 中国网文化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陈寅恪

《方术列传·华佗》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