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何选择连续向伊拉克出口24架战机?这些战机为何不是众所周知的“枭龙”型号?这种连续的出口活动对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的关系有何影响?

话说这地球上,有两个国家,名字都带“斯坦”,关系还铁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那就是“巴铁”巴基斯坦和“斯坦”家的后起之秀——哈萨克斯坦。不过咱们今天不说哈萨克斯坦,单聊聊巴基斯坦,尤其是巴基斯坦和伊拉克之间那点“军火生意”。

说起巴基斯坦的军火生意,那可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基斯坦就开始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购买武器装备,武装自己的军队。后来,巴基斯坦发现,光买武器还不行,还得学会自己造,于是就开始走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军工发展道路。

这几年,巴基斯坦的军工产业发展的那是相当迅猛,不仅能满足自家军队的需求,还做起了“国际军火贸易”,向世界各地出口武器装备,其中中东地区就成了巴基斯坦军售的重要市场。这不,前段时间,伊拉克空军司令就跑到巴基斯坦去访问了,还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超规格”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能会问,伊拉克空军司令去巴基斯坦干嘛?难道是去旅游观光的?当然不是!人家是去谈生意的!据可靠消息,伊拉克看上了巴基斯坦研发生产的“超级穆沙克”初级教练机,准备买一批回去,给自己的飞行员练练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军迷朋友要问了:“超级穆沙克”?这名字怎么这么陌生?巴基斯坦不是有一款很牛的“枭龙”战斗机吗?怎么不卖给伊拉克呢?

您还别说,“枭龙”战斗机确实是巴基斯坦军工的骄傲,性能先进,价格还便宜,很多国家都抢着要买。但问题是,伊拉克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国内局势还不稳定,经济发展也比较困难,买“枭龙”这种先进战斗机有点“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超级穆沙克”初级教练机就显得“亲民”多了。这款飞机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非常适合用来培训新飞行员。而且,“超级穆沙克”还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作战任务,比如侦察、巡逻、对地攻击等等,可谓是“经济适用男”的典范。

别看“超级穆沙克”只是个初级教练机,人家来头可不小,身上还流淌着北欧的“高贵血统”呢!说起来,这“超级穆沙克”还得感谢一位来自瑞典的“好朋友”——萨博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上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空军就开始琢磨着,要搞一款性能先进的初级教练机,用来培训飞行员。可是,巴基斯坦当时的航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自己搞不定啊!怎么办呢?那就找个“老大哥”帮忙呗!

于是,巴基斯坦就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航空工业比较发达的瑞典,看中了萨博公司研制的“支持者”教练机。这款教练机性能优越,价格合理,非常符合巴基斯坦的需求。

双方一拍即合,“支持者”教练机就这样落户巴基斯坦,并被命名为“穆沙克”。不过,巴基斯坦的目标可不是简单地引进组装,而是要消化吸收,最终实现国产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巴基斯坦终于在“穆沙克”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性能更加先进的“超级穆沙克”教练机。这款飞机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航电系统、发动机和武器系统,性能比“穆沙克”有了很大的提升。

“超级穆沙克”不仅飞行性能好,而且价格便宜,维护方便,非常适合那些国防预算有限的国家。因此,“超级穆沙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追捧,很多国家都抢着要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沙特阿拉伯就一口气买了20架“超级穆沙克”,用来培训自己的飞行员。伊朗也购买了大量的“超级穆沙克”,甚至还把这款飞机用到了两伊战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此外,埃及、土耳其等国也都购买了“超级穆沙克”,对这款飞机赞不绝口。

“超级穆沙克”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水平,也为巴基斯坦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超级穆沙克”已经成为了巴基斯坦军工的一张“名片”,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说到巴基斯坦的航空工业,那就不得不提“枭龙”战斗机了。这款中巴两国联合研制的轻型战斗机,可以说是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巴友谊的象征。

话说上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空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印度空军不断更新换代,装备了大量的先进战斗机;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受到西方国家的武器禁运,很难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

为了打破这种被动局面,巴基斯坦决定研制一款性能先进、价格低廉的轻型战斗机,这就是“枭龙”战斗机的由来。

经过中巴两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枭龙”战斗机终于研制成功,并于2003年成功首飞。这款战斗机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布局、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性能可以媲美西方国家的第三代战斗机,但价格却便宜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枭龙”战斗机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都对这款战斗机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巴基斯坦空军也对“枭龙”战斗机寄予厚望,将其作为未来20年内的主力战斗机。

然而,“枭龙”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却有些“叫好不叫座”。虽然很多国家都对“枭龙”战斗机表示了兴趣,但真正掏钱购买的国家却寥寥无几。

比如,阿根廷曾经一度非常接近购买“枭龙”战斗机,但最终却选择了购买二手“幻影”战斗机。阿塞拜疆也曾经考虑过购买“枭龙”战斗机,但最终也放弃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枭龙”战斗机毕竟是一款“新面孔”,很多国家对它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存在疑虑;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枭龙”战斗机的出口也设置了重重障碍。

相比之下,“超级穆沙克”教练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就“风光”多了。这款飞机价格便宜,性能可靠,非常适合那些国防预算有限的国家。因此,“超级穆沙克”的销量一直很不错,为巴基斯坦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虽然“枭龙”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但它毕竟是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对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枭龙”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也让巴基斯坦空军拥有了与印度空军抗衡的底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