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大家都被17岁中专女生燃到了!数学,多少家庭的“世纪难题”,她学起来却津津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简称“阿里数赛”)上,17岁中专女生姜萍以全球12名的好成绩入围决赛,是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数学逆袭的“天才少女”靠的到底是什么?刷题到底有没有用?想让孩子学好数学,什么才是关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数学这件事上,天赋只是一块敲门砖,对数学始终持以热忱才是最重要的。

在#17岁中专女生获得阿里数赛第12的热搜下,“天才少女”“天生就是学数学的料”一类的词频频出现。其实对于姜萍而言,数学带来的探索乐趣才是她愿意学下去的动力。“高等数学之类的题会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姜萍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从初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数感很好,对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题很感兴趣。进入专科学校就读服装设计专业之后,她就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偏微分方程》,设计服装时突然冒出的设计灵感甚至都与数学有关,比如偏微分方程的对称性。

对于姜萍来说,数学更像她的朋友,问题解决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开心。

学习数学和交朋友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要讲究方法。姜萍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坚持。她几乎所有的课余和晚自习时间都用来学习数学。面对纯英文的专业书籍,她也从没有想过放弃,依靠手机翻译软件和一本英汉词典把内容一点点抠出来。

这种坚持还体现在她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一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有些难度,比如画图题,她会尝试多种思路去解决问题,不懂的也会去问自己的带教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看姜萍追逐数学梦的过程,她确实是一个“数学天才少女”,但她更是一个对数学极其热爱的人。这种热爱成为了托举起天赋的最终动力。

“热爱抵万难”,就算暂时没有天赋的孩子,也可能会学好数学。但学好数学的前提,是让孩子爱上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数学不感兴趣也不全是孩子的问题,数学真的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央电视台去年推出的纪录片《被数学选中的人》中,即使是数学家们,也说“数学很难”、“在数学世界,没有最抽象,只有更抽象。”

抽象似乎成了数学的代名词。那些公式、数据,孩子理解起来都困难,更别说记了,尤其是低龄段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相比于把孩子压在数学兴趣班,去一个劲儿背那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刷各种常考题,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教了20多年数学的赵武老师更倾向于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他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知识点。

他会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讲长颈鹿是怎么睡觉的,研究松鼠大尾巴形成的曲线,以及如何画好一个鸡蛋等看起来和数学不太相关的小知识。

来自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课程中心“密课程”负责人琪琪也说:“1-2年级阶段,其实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更偏向于生活感知,这些内容占据了整个低段孩子学习的大部分时间。”

越往上走,生活感知向的内容会慢慢减少,接着才是抽象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低龄段的孩子了解数学,可以是从音乐的节拍、声调中开始,曲子中的数字不同,音乐的旋律也不同;也可以是南方孩子最爱的雪花——由一种叫做“科赫雪花曲线”的数学曲线拟合出来的物体,诸如此类还有蜘蛛结的网、鸟儿迁徙的线路......

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中,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变成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事物,孩子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孩子有了兴趣,愿意加入进来,就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时候了!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呢?是去刷各种各样的题型吗?

不是的,相比机械刷题,在赵武老师看来:使用问题导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可能更有效。

赵武老师会引导小朋友像数学家一样地思考,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当年数学家是怎么样发现这些数学方法的?”让孩子经历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总结规律的过程。

其次是让小朋友在自然中提出问题,再用数学方式去解决问题来建立数学思维。

他曾给学生们上过一堂“劳动实践中的数学课”——让学生测算校园劳动面积、劳动时间、劳动效率,去找到校园大扫除的最优方案。数学贯穿其中。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实用价值,调动起了学习兴趣。反过来,这些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数学是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总结。让小朋友保持好奇心,去热爱自然,发现自然提出问题非常重要,”赵武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今年夏天,成都儿童团将和赵武老师共同推出“奥运里的数学”2024主题夏令营,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用全新的“数学”眼光探索隐藏在这个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戳这里了解详情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课标中,根据不同阶段孩子们的认知发育,将数学进行了分段,除了我们提到的1-2年级的低段外,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们还分出了3-4年级的中段和5-6年级的高段。琪琪老师提到,不同的阶段,对于孩子掌握数学的要求程度也不同:

1-2年级 偏向于生活经验、生活感知和操作经验;

3-4年级 抽象概念内容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增多,比如点线面、周长、面积等;

5-6年级 学习内容难度进一步增加,要求孩子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数学的内容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并不是断开的,而是递进式往前。小学低段的知识简单,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小学高段甚至初中后的数学学习积累操作经验。

在琪琪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她发现三年级以后,有一些孩子会明显出现学习后力不足的情况,其中一方面就是因为抽象概念增加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跟不上,导致知识点理解困难。

比如关于桌板面积和周长的差别,很多孩子理解不了周长的概念。但如果让孩子们动手用一个皮尺围着桌面绕一圈,他会发现原来周长是一圈的长度。

当学到测量时,老师让小朋友估计教室有多高,有的小朋友估得很准确,有的孩子却不行。原来是前者在家里,家长就经常用生活中的物品举例,让孩子对一些长度、高度有了基本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孩子在启蒙阶段缺乏了生活经验、生活感知以及具体的操作,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补起来的。所以,小学段的孩子在数学启蒙阶段,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积累经验。

第一是给孩子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生活感知和实际的操作经验。比如摆碗筷,一个人两根,两个人四根,那么五个人吃饭,要多少根筷子?这就是在做加减乘除运算。

这些和数学息息相关的经验积累,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转化。

第二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无数与数学相关的现象。和孩子共同待在某个空间时,可以带孩子去探索空间的关系。比如说:你看妈妈站起来的时候和天花板好近,坐下来就和天花板离得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是让孩子自己操作,自己得出一些认识和结论。在操作过程中,孩子就会积累很多的方法,比如切菜的手势,一次可能出错,第二次就能改正过来。就算有时候可能得出的经验不是完全正确,但这也是可以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改正的。

在孩子数学启蒙阶段,一定要让孩子有一定的探索自由,给孩子发问和讨论的机会。而不是直接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些家长可能会焦虑“数学启蒙没开好头,现在数学成绩不好,以后是不是没救了?”

赵武老师希望家长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就给孩子贴上“数学不好”的标签,要耐心地等待,允许孩子慢一点。这个世界既有17岁就能拿阿里数赛第12名的姜萍,也有成年才逆袭的韩裔美籍数学家许埈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课标改革下,“反套路”早已成为中考、高考数学新趋势,埋头刷题早已不是“有效学习”。今天12点,团妈GOGOGO直播间将邀请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博士赵武老师一起聊一聊未来的中考、高考将会有哪些新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趋势,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应该如何学数学,又该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如果你也想知道,欢迎点击预约直播,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妈GOGOGO

将在06月18日 12:00 直播

预约

新高考来了,今后数学究竟怎么学?

之前成都儿童团已经联合赵武老师推出了“田野里的数学”“科幻里的数学”等独家课程。今年夏天,我们又迎来了更加有趣的“奥运”主题,加入我们,一起从数学的角度看到奥运的另一面!

活动时间

第一期 7月27日-7月29日 3天

每日 9:00-17:00

(第一天为奥运开幕式)

第二期 8月12日-8月14日 3天

每日 9:00-17:00

(第一天为奥运闭幕式)

招募年龄

9-12岁 (独立)

20人成团,30人满团

活动地点

成都传媒集团大厦7楼·红星教育(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9号)

活动价格

2980元/人

老用户优惠:2580元/人

多人团报叠加优惠,详询樱桃老师

>>>点击此处即可报名

文丨小邱排版丨阿乔